2)第两百贰拾柒章 时光流里的伟大复兴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浑河,正为避免被融入辽河,从而竭力挣扎。

  “太浪费啦,纵使无需取暖,用来裹尸也不错啊!”

  重真继续气沉丹田,美声十足,对吴三桂心气打击的力度也相当足。

  吴三桂的麾下想要有样学样,闻言却终究不忍,只将这看着拉风,作战之时却碍手碍脚的披风收了起来,默默地垫在了臀下。

  “孺子可教也!”重真大笑,继续大吼。

  吴三桂不明白为何浑河辽河交汇咆哮的声音,也盖不过重真的聒噪。

  不知是刚刚喝酒太猛了,还是战马太过颠簸的缘故,喉间一咸,一口反胃的老酒,便欲夺喉而出,却又被他生生地咽了回去。

  吴三桂却哪里知道,自重真喊第二声开始,极有眼力见的黄小二便将一只铁皮喇叭,递给了于他而言,亦师亦友的小小守备。

  再加上黄重真的声音本就极富穿透力,他本人又极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才未能将其的声音排斥在外。

  一个巴掌,毕竟是极难拍响的。

  除了直属于袁崇焕的侦察兵之外,祖大寿在这广袤辽河平原南端,自然也拥有着专属的哨探体系。

  吴三桂主动去与重真会晤的消息,很快便被他得知了。

  对此,他既对那个便宜外甥怒其不争,又对他纵然低声下气,也要找到不如重真的原因,从而感到庆幸与欣慰。

  不过,他俩到底谈了些什么,祖大寿并未得知。

  因为重真所统御的虽然只有五百名关宁铁骑,还至少有一般是自己的亲信,但他的战圈却极其严密,轻易无法渗透,便也无法探知他的具体兵力,具体部署。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后金斥候,在几乎没有漏网之鱼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做出一个大致的推断。

  祖大寿觉得,保持神秘,让狡诈的敌人猜不到摸不透,心存犹疑甚至恐惧,大概便是重真在浑河南岸,纵横无敌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其实祖大寿更加希望捷报频传的那个人,是自己的便宜外甥吴三桂。

  毕竟,对于华夏民族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最顺手的用人手段就是任人唯亲。

  并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份手段已形成一份无法摆在明面之上,却仍旧无法避免,而且脉络可循的网络。

  大明其实真的还算好的,但是在许多的地方,国器私用,国营变私企,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习俗。

  对于和吴氏结为姻亲的祖大寿而言,帮助同为辽东将门的吴氏在关宁军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然比提拔一个手下,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虽说从面相以及言行上看,重真显然也非那种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但是没办法,辽东就剩下了最后一片狭长的土地了,仅存于上并赖以生存的幸存将门,不得不团结起来,以保留这最后一片立于关外的自由土壤。

  亲戚就是亲戚,辽东祖氏、吴氏,一荣俱荣,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