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草衣卫与火器作坊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粗糙的沙子或者海盐搓揉身子,让自己变得更加皮糙肉厚的变态方法。

  黄重真就像炼钢一样地练着兵,每天都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训练信条,来勉励麾下。

  他还坚持亲自带队,常常练到连手指头都动不了才能回营休息,然后用温水泡上一泡,将自己拾掇干净,才能爬到同样被拾掇得干干净净的炕上。

  至于吃食,在朝廷的鼎力支持下,那是不缺的。

  毕竟,在这越来越小冰河的时期,苦哈哈们别无所求,但求一口饱饭吃。

  否则,别说练兵,便是成军都困难重重。

  然而,这小子也是没有想到,三个月的魔鬼训练,这帮失去了家园的东北好汉们,明明刚开始的时候叫苦连天,甚至怨声载道,最终竟全部咬牙坚持了下来。

  没办法,谁叫这小子不但会的活儿多,技术又高超,还总是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堪称“爱兵如子”,并极其擅长爱国主义教育呢?

  在其规划周密的谆谆教诲之下,谁能不被充分地激发出血性与斗志来呢?

  若不能激发,那便只能被揍出鼻血来了。

  尤其,是在黄重真将精妙的炮术,深奥的太极剑术和拳法,简单有效的军体格斗之术,都倾囊相授了之后,便对其一千麾下,形成了如臂指使的效果。

  在这些军用技术或者武术之中,黄重真最看重的还是太极。

  这玩意儿看着像是乌龟漫步,久而习之,却可有效增强内劲与韧性,增强抗击打能力。

  最珍贵的是,可以修复由高强度训练所留下的暗伤,对于从战场之上带回来的陈伤,也有极强的弥补作用。

  还能提高与敌对战时横劈竖砍的连贯性,增强单兵作战和战场生存的能力。

  故而,简直就被关宁将士们捧作军中至宝,无不珍惜一切空余的时间加紧练习,为着下一次的大战,默默地做着最大的努力。

  三个月后,二百炮兵继续跟着黄重真研习炮术,以及其余有关火器的技术。

  彭簪罗立这些最先接触火器的人,更是被挑选出来组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火器作坊,使其具备但有必要,便迅速进化成为军工厂的雏形与能力。

  在黄重真的重点培养和指导之下,开始尝试着对乱七八糟的大明火器,进行自行的改进、简化,乃至研制,这就是一个不断地精益求精的过程。

  大胆如袁崇焕和祖大寿者,皆对此表示质疑与担忧,毕竟这很受朝廷忌惮。

  可黄重真却大笑着道:“堂堂关宁军,国之利器尔,怎可没有自己的军工厂?”

  “你炮术一流是没错,可是……你莫非还会制作火药么?”

  面对袁祖二人憨憨的质疑,黄重真大笑回应:“具体的配制我就不跟您二位说了,您二位熟读诗词,只需想想北宋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