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设计进化_星辰大远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设计进化

  基因裁剪技术其实在二十一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以当时的技术,并不能保证目标裁剪片段的精准性,这就导致了很可能错误裁剪与替换的基因片段很可能已经发生在受体成千上万个细胞中了,但由于基因裁剪运作机理的关系,人们很难发现这种错误。

  而这种错误,很有可能是对正常基因片段表达进行了裁剪,如此便在人体内埋下了各种不明病因甚至各种畸形的隐患。

  不过现在这些问题,人类都已经解决。

  精准基因裁剪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在面对各种疾病方面拥有了直指病根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至此以后,人类将不再担心艾滋病、老年痴呆等等各种疾病。

  而在诸多生物领域技术中,除了以上作用于身体机能的各项技术之外,还有另外一样技术受到了社会的特别关注。

  那就是外貌遗传因子编辑技术。

  是的,在命药剂研究过程中,人类找到了那一段关于面部外貌的基因片段,并且搞明白了那段基因片段的表达机理。

  这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基因裁剪技术,将人类审美认为丑陋的基因组剪切掉,然后替换上俊、美的基因表达序列。

  这一技术,在人类社会中,被称之为基因整容。

  不过因为是通过基因裁剪技术实现的,所以并不能凭空进行调整,因为你裁剪出一段基因,必须要有对应的基因序列放进去补充。

  这个很好理解,就像将绳子其中一段剪掉然后替换上另一段一样。

  当然,实际操作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而基因裁剪也不是真的用剪刀去剪,而是用酶,用酶去裁剪基因的技术,人们将其称之为锌指核酸酶技术。

  大致过程是,将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基因经过人工有目的的编辑之后,通过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之中,使之产生人们预期的效果。

  由于受体本就拥有成千上万个细胞的关系,想要将那些编辑好的基因导入其中,自然不能指放一个片段进去,所以如何将编辑好的基因植入受体细胞内并让其得以繁殖,也十分有考究。

  在二十一世纪导入方法就有六种。第一种是转形法,即使用一些能把外源基因密集聚合在细菌或者细胞表面的盐类溶液中,让细胞们快速且欣然地接受所有DNA。

  第二种叫原生质融合法,利用电压穿孔或者温和化学溶解处理,让想改造的细胞及携带有外源基因的细胞表面产生一些暂时性的孔疏现象,然后再让它们紧密地依偎在一起,相互交换遗传物质,最终达到改造目的。

  第三种:基因枪。即将外源基因涂抹在微细金属粒之上,让其成为运载外源基因的车辆,然后用高压气体推动,将金属粒子打进受体细胞核中。

  第四种是人们熟知的病毒载体和反转录病毒法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