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我以为你们不会呢_全民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晚,可即便如此,去年尚学文才大二,就是副会长了。

  戴阳有点无奈,他觉的是尚学文想让他难堪,可他还真拿尚学文没办法,尚学文平常给他面子,可要是不给,他又能如何?

  尚永良那种爷爷,全国又有多少?

  “这个病案陈略说的很好。”

  人群后面,吴灿阳缓缓出声,正好缓解了戴阳的尴尬。

  “吴教授!”

  戴阳急忙上前,边上围观的同学看到是吴灿阳,也都急忙让开一条路。

  吴灿阳笑着走到前方,然后看向陈略:“你的《黄帝内经》读的不错,看了多少了?”

  “已经看完了。”

  陈略老实答道:“三世书我都看了一遍。”

  “最先看的就是三世书?”吴灿阳问。

  毕竟陈略学医时间不长,一本书看完也需要一段时间的。

  “嗯。”

  陈略点头。

  “你这入门看书就看的非常好。”

  吴灿阳真心夸赞。

  学东西也有先后顺序的。

  一些中医爱好者看书,不少都先看《伤寒论》,《伤寒论》确实是中医里面很有名的典籍,里面记在了很多病案和方剂,但是《伤寒论》却不适合初学者看。

  没有根基,大多数人看不懂。

  学中医看的第一本书其实不是医书,而是易,《易经》的作者后世一直都有争论,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伏羲开创,周文王继承总结,编撰成书。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华夏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先看易,才能明阴阳,知八卦,了解五行,这些是中医最基础的东西,了解了这些,才能读懂医理。

  之后就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可以说系统的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而《神农本草经》则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等于是是临床常用药典;术中不仅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

  三本书,《易经》是根基,《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体系,《神农本才》是药理方面的。

  这也是中医人常说的“三世书”。

  了解了这三本书,也就知道这三本书对学习中医的帮助有多大了。

  “真是个天才。”

  吴灿阳又禁不住在心中感慨,看着陈略越发的喜欢,简直是一块璞玉。

  这一刻,吴灿阳是禁不住动了收徒的心思。

  老师是老师,师父是师父,是不同的,中医药大学的多少学生都巴不得在上学的时候拜个好师傅。

  “这个病案相对来说确实比较复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