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八章投名状_大梁豪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中军大帐内的沙盘,与高琛对战局的讲解,大概可知:

  倭寇主要聚集在盐城东南方“龙口港”,纵深八十余里,倭寇占领港口后,借地理优势在龙口山狭道中设立了三道关卡,分别为“白木关”,“黑木关”,“金木关”。

  盘踞于龙口港的倭寇有五千余人,半数都是海盗,剩下则是倭兵与浪人。淮南军队有的装备,倭寇都樱

  由于港口被占领,水师不得不退守盐城,与马步军合计有两万三千余人。

  装备,人数,粮草,都要优于倭寇,之所以会打败仗,根本原因便是士卒的战斗素质以及战争策略。

  军队士气本就低迷,再让他们往前冲,纯属是去送死,且倭寇占据关卡优势,居高临下,一轮弓弩,一波炸药,甚至不用开门迎战,我军便死伤大半。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排头兵都死光了,后续部队哪里还敢再冲锋?

  “白先生,可有破关之良策?”高琛与众文武官员的目光齐聚于宋澈身上。

  宋澈皱着眉头,紧紧盯着沙盘,若只靠一副地图便能思得良策,那他真就是神下凡了。

  “我想先去白木关看看。”

  “好,我遣一支队,亲自随先生同去。”

  白木关在盐城东南方向三十里,乃是龙口山的起点,左边不过十余里便是龙口滩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竹林,右边则是崎岖山棱,那关口就设在山脚下,隔断了唯一一条上山之路。

  龙口山不算高,仅有一百来丈,却是楚州与泰州的分界岭,倭寇将此处占领,隔断了两州往来,让淮南南北两侧无法串联。

  龙口山上的五千倭寇,仅是一道分支,真正的老巢在海外“北沙群岛”,抢夺来的金银财宝都堆积在岛上。

  倭寇派出分支占据各港口,意为在沿海“打桩”,再以这“桩”为中心,四处烧杀抢掠。

  想来这些倭寇并非一群乌合之众,同样具备战略目光。

  “高大人,再往前就进入危险地带了,不如咱们就在这儿勘探吧。”宋澈叫停了队。

  “簇距那关口还有两三里远,白先生可瞧得清楚么?”高琛问道。

  宋澈晃了晃手掌的望远镜,笑道:“尽收眼底。”

  随后便登上一座矮坡,借助高地优势,与望远镜的视距,大看白木关地形。

  “高大人,你们攻坚关口,运用的是何种战术,与我简单一吧。”宋澈边看边问。

  高琛道:

  “关口狭隘,不能冲锋,因此多以步兵为主,以盾牌兵打头阵,弓弩手其次,步兵随后。待移动至关门下百步时,再抱原木撞门,搭过墙梯攻城。”

  宋澈微微点头,很典型的攻城战术。

  “那成效呢?”他又问。

  高琛长叹一口气:“倭寇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发射火箭,投掷炸药,再硬的盾牌也难以抵挡,即便付出巨大牺牲冲至关门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