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梅子洲头_大梁豪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采珠人被称之为“疍民”,也叫做“蛋民”,常年在水上漂泊定居。

  珍珠取自于蛤蚌,而蛤蚌又生长在海底,因此便不得不涉及到打捞。

  古人开采设备十分有限,全都得靠人工,且没有氧气瓶一说,只能依靠水性,憋气潜水,下海捕捞。

  沿海地区有许多岛礁,均以“洲”命名,多数靠海货发财的疍民都盘踞于那里。先前在西湖边所遇的何香莲曾说过,她的母亲便是“梅子洲”上的采珠女。

  想要采购珍珠,必须得乘舟上洲。

  宋澈上午出发,先到各大珠宝行做了市调,将珍珠的基本价格与采购渠道弄清——

  由于开采难度极大,珍珠价格自然也高,一颗圆润光亮,大小适中的珍珠,往往能卖三百文一粒,若是买一串珍珠项链,至少得花上两到三贯铜钱。

  至于玛瑙与珊瑚,往往生于深海,水性再好的人也扛不住海水的压力,开采珊瑚玛瑙必须使用大船,撒铁网与铁钩,收获渺茫且不说,对海底破坏性极大,也正因如此玛瑙珊瑚价格高得离谱,即便是大珠宝行也不过寥寥几件。

  珍珠与美玉才是杭州珠宝行业中主打产品。

  一个空壳子店铺,想要重新做珠宝生意,几乎是不太可能,宋澈便想着将产品放低端些,走质量不行便走数量——

  珍珠讲究“圆润”二字,若是奇形怪状,色泽黯淡,将会大大贬值。

  坏珠犹如鸡肋,食者无味弃之可惜,疍民们便想了个办法,将上乘珍珠卖给珠宝商,劣质珍珠则卖给药铺与胭脂店。

  药铺与胭脂店会将采购来的劣质珍珠研磨成粉,用以入药或做成化妆品,美白养颜十分有功效。

  在对珠宝店做完市调后,宋澈又访了几家药铺与胭脂店,发现它们之间有个共同特点——虽是有珍珠粉卖,用量却并不高,往往一角珠粉便能卖上三五个月,且珍珠粉再次也是用珍珠磨出来的,价格比普通药材高出许多。

  由此可得出结论,劣质珍珠在杭州是供过于求的,若是能“变废为宝”,必定能赚大钱。

  珍珠粉,便是宋澈接下来要做的生意。

  在药铺访查时,宋澈还顺便将前夜从周家膳房里收集的药渣给郎中辨认了一番,结果不出意料,这根本便不是什么退烧之药,反倒是增加气血,活络经脉的补药。

  “黄大夫,我多问一句,若是一个发热之人,吃了这副药,结果会如何?”

  “可千万不能给发热之人吃这贴药,轻则烧坏脑子,重则血气上涌,一命呜呼呐!”郎中说着又添了一句:“这副补药咱这小店还配不出来哩,里头十八位药,有一半都是名贵药材,值钱得很。”

  “哦?那我该去哪儿配?”宋澈问道。

  郎中说道:“自然是去杭州城最大的‘钱氏药铺’了。”

  钱氏么

  宋澈暗中记下了这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