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9 不同_重生之山野农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种句子,百姓们都听得懂,本来不少百姓听说东三家那家妇幼院能用什么剖腹的方法救治难产的孕妇和孩子,便皆是赞颂其神术的,听到这篇文章之后,只觉得人家说得可太对了。

  可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是有人专门要赞扬那个妇幼院?

  相互一打听,才有消息灵通的知道,镇日进出茶楼的那些读书人说剖腹产是大害,为什么呢,他们担心有人会效仿。

  出来读文章的人看到这情况,便又把读书人写的那篇让人拿过来给大家读了起来,因为这文字太典雅,读文章这人不得不在一些难理解的地方给大家翻译着。

  还没听完,那些好事围过来的人群中就有一个扛着糖葫芦的小贩,说了句:“那些读书人就是吃饱了撑的,一点儿实事不干,整天就知道指指点点。”

  有人应和:“就是,真担心穷苦人瞧不起病,他们不是圣人的传人吗?咋不去医馆交些免费的钱,好给穷苦人用。”

  “我都看到过多少家生孩子的时候,稳婆只保小的事情了,那死一个的,咋没人说?比剖腹产还强?”

  “你这么一说,是不是那些稳婆都不会破腹产之术,故意找这些读书人污蔑人家那个妇幼院的。”

  不远处茶楼上,听到这阵乱嚷嚷言谈的几个读书人,摇了摇头,一人问道:“那文章是谁写的?可是惹了上面的忌讳了。”

  “曾文广兄写的,他恩科乡榜落了,正一肚子牢骚呢。”

  “那妇幼院背后有什么后台不成?我看这出来读文章之人,不简单。”

  “还用问吗?后台准是最硬的,要不然敢在京城纠集民众读这什么文章。”

  这些读书人都是家里有长辈在朝中的,知道一些内幕,摄政王是很护着那个妇幼院的,可能是他的人弄的,他们最好不要参与讨伐中去。

  不过他们还是心有戚戚,世风不古啊,自从摄政王掌权后,这种“下人”敢居“上人”之上的事情就越发多见。

  尤其是现在允许商人子入仕,一些做过下人的也能入仕,在江南地区,很多有曾是奴仆的后来跃居上位,反过来欺凌原先的主人家。

  读书人早就看不惯这种现象,在朝廷为官的一部人也上书过不止一次,但从来都是留中不发。

  现在又弄了这么一篇文章,简直是把读书人的脸往地上踩,在这个社会中,读书人从来都是最高贵的那一波,游蕊写的那篇文章渐渐传开之后,就有读书人不满了。

  好些人四下串联,约着要一起去大理寺敲鸣冤鼓,让上面一定把那篇文章的著者找出来,以毁谤圣人的重罪处置。

  但是还没等他们成行,京城又有了一番大规模的动作,那些张口圣贤闭口圣贤的举人,足足五十个,都收到了朝廷的召令,命他们下岭南,教化当地夷族。

  当时就把一些气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