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1章 竹岛幸子_奇门小邪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他俩吃了顿正宗的华夏“西餐”。

  那是在繁华市区的一家店面。距离很远,就能看到那里的巨大logo:“华夏御厨”。一看这个招牌,朱胜男就兴奋起来:“大哥哥,咱们哪儿也不去了,就去那里。”

  东瀛女生自我介绍道:“我叫幸子,竹岛幸子。我的祖先,是生在你们的黄海之滨,所以我们就姓竹岛。”

  “幸子,”赵春生一想,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很好听的名字。在东瀛文中,我以为这是最好听的名字。”

  “呵呵,”幸子微微一笑。

  三个人来到华夏御厨,服务员走了过来。她先用东瀛文问明了情况,一听有华夏人,立即用华文跟他俩交流了起来。

  原来,这里是真正的御厨传人。他们老板的先人,是真的在明朝宫廷里的御厨。

  传到现在,已经是十五代左右了。

  光辉还不止于此,那个服务员骄傲地介绍道:“民国时期,老板的曾祖,还给袁大总统服务过呢。袁大总统,还特别喜欢老板曾祖的手艺,还亲题四个大字‘金刀不失’。”

  “御厨有三个等级,”朱胜男介绍道,“分别是金刀,银刀,铁刀。老板的曾祖,曾被题词‘金刀不失’,说明他们就是金刀御厨的传人。”

  “是的,”服务员听到有人赞同他的讲述,更加地兴奋起来,“还有呢。新华夏成立之后,老板的神父,还进京给一些国宾做过午餐和晚餐。如果这也算是御厨,那我们老板,不过才是第三代传人而已。”

  “当然,”朱胜男和赵春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两个,当然都算是真正的御厨。只不过,现在的称谓更改了而已。”

  正说话间,真正的老板听说外面有华夏人,也亲自走出来了。老板五十来岁,是个优雅干练的女士。

  她上场就给大家都送了份华夏的正宗大麦茶。

  这大麦茶在国内十分常见,但她家的却十分不同。仔细一打听,原来人家的大麦茶里面,加放了至少十六种以上的原料。

  “这份大麦茶,”女老板不无自豪地说,“在皇帝时期,就很受欢迎。后来,满人入关,我的先人就坚决地辞职,回到乡下隐居起来了。”

  大家越聊越高兴,结果连菜都忘记点了。这时,朱胜男忽然站了起来,说:“老板,有什么菜,来推荐一下。”

  “哦,”女老板笑容可掬地说,“你们几位,到底是喜欢口味重一些的,还是淡一些的呢。”

  “重一些的吧,”朱胜男想了一下,这才开口。她的话,引起了幸子和赵春生的一些反应。

  大家出于尊重的需要,也就没往下说。

  于是,女老板推荐道:“我这里,现在有一份正宗的清蒸小黄鱼。别看名字很俗,它却真正地是从东海海州的那几十里海面捕来的。过了那个几十里,我们就不要了。”

  “是的,”幸子接口介绍道,“别的不说,单就老板食材的选举这方面,我们都是佩服死了的。”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