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章 安派人手_风起南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物资和钱财投入进来。

  明日再招募一天,后天一早启程。

  除了留守的一个什老兄弟以外,其他的人手通通带上,再加上新招募的200多个新丁,武装骡马商队的人手是足够了。

  这两日来

  南洋公司又花费了不少的银钱收集盾牌盔甲,打造刀枪器械。虽然进展不大,但好歹也收集了一些。

  基本上能保证30多支长枪,10多支短枪,15名弓手,剩下的刀盾盔甲武装百余人,这是当前人集齐的最大力量。

  所以编成一个骡马营和一个刀盾营,再加上一个火枪兵队,应付三四百人的山匪毛贼不成问题。

  爪哇岛当前的人口分布情况是,城市里华裔移民与当地土著杂居,在巴达维亚,万隆与泗水这些重要城市中,占比约3~4成之间,掌握了当地主要的商业渠道和内外贸易。

  在三宝垄,岩望,梭罗,加布棉这些中小城镇中,华裔人口占比约1~2成,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

  而在广大内陆腹地城镇中,多以土著人口为主。

  冯国辉担心的山匪毛贼也都是这些当地土著,他们以部落和村镇为根据地,时而为匪,时而为民,让荷兰殖民军队都非常头疼。

  1825年-1830年间,曾发生了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大起义,荷兰付出很大代价才将这次反抗镇压下去,至今余孽不断。

  那些小股一两百人,三五百人,甚至千余人的地方武装,藏身在深山密林中不时袭扰,仿若附骨之蛆一般很难消灭。

  时间长了,也就听之任之了。

  须知荷兰人经营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是以经营公司的考核标准和眼光去看待。

  若长时间入不敷出,便会引起王国政府和内部敌对派别的攻讦,给总督府带去极大的压力。

  从1825年至1838年这十几年里,由于耗费大量精力财力镇压土著叛乱,荷属总督府年支出上升到3,500万至3,800万荷兰盾的规模。

  而年收入只有2800~2900万盾左右,财政收支出现巨大缺口。

  这导致先后四任荷兰总督黯然下台,就很说明问题。

  后任总督通过推广“耕种制”的间接奴役制度,一方面压缩军队开支,另一方面,在城市税收中扶持城市老板做包税人,一般以华裔为主。

  在广大乡村则以当地土著贵族为主,同样是包税人,负责向当地土著居民和农户收缴税收,维护一方平安。

  通过种种举措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扭转了此前入不敷出的财政窘境,每年还能为荷兰王国贡献上千万荷兰盾的净收益,得到了普遍好评。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就是当地发展环境较为宽松,只要你有人,有枪,有能力就能出头,不用顾及太多官方的打压。

  荷兰人能省一分力气,绝不会多费一点功夫,既不在当地传播基督宗教信仰,也不推广荷兰语,更不修缮当地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一切以省钱省事为核心。

  这也导致荷兰殖民者高高在上,对当地民意反应迟钝,培养出了华裔和当地土著贵族这样的第二阶层,在这种殖民社会中各自找到了自身的位置。

  冯国辉想着想着,坐在热水浴桶中竟然睡着了,一会儿就发出快乐的鼾声。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