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遇袭了_风起南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车多货,他们也不愿意派自家的骡马大车到婆罗门镇上来交易。

  眼看着日子临近了,所以王先生与我商量以后,就准备打道返回。

  谁曾想

  返程的第1天夜里就遇到了这股山匪,人数约摸在一两百人之间,趁夜摸近了发起突袭,打了我们一个猝不及防。

  镇定下来后,我立刻组织人手反击。

  刀盾手队拼死顶在了前面,火枪手队打了五六轮齐射,当场击毙数十名匪徒,这才遏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此后的追击又零星击毙十余人,总计毙敌41人,余者皆溃逃无踪。

  事后盘点,损失了三辆骡马大车的货物。

  从这些匪徒的尸体上也看到了一些疑点,有七八名匪徒尸体都是脚穿着宽口布鞋,肤色较为白净,这是当地华裔的特征。

  一般的爪哇土著都不穿鞋,家中也没有纳鞋的顶戒和大针,所以我怀疑与当地的田氏家族逃不了干系。

  除了他们,别家也组织不了一两百人的大股盗匪,而且大多装备了刀枪等冷兵器。”

  “哦……田氏家族,当真好大的胆子。”冯国辉听了这番话后,基本就确定了田氏家族是幕后黑手。

  他没有更多的证据,也不需要。

  在冯国辉看来,这是贪婪蒙蔽了田氏家族的心志,悍然出手截杀商队的货物。

  要知道香料本身的价值极高,在欧洲贵比黄金,即便在爪哇岛的产地价格被压到极致,那也非常昂贵。

  差不多一马车约九百磅的香料,在当地收购的价格就要2600~2700银币之间。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

  随着大规模海路运输的开辟和东方殖民地香料的源源不断输入,来自东方香料的价格急剧的降低。

  即便如此,也依然有十几倍的暴利。

  在中世纪,被垄断的香料价格有多贵呢?

  丁香从原产地抵达欧洲,价值要翻上一万倍,非王公大臣这样的豪富根本用不起。

  以胡椒为例,偷一把胡椒等于抢劫一次银行。

  欧洲人喜爱吃的牛排,撒上一点黑胡椒,那就是无上的美味,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得起。

  胡椒其实是比较便宜的一种香料了,肉桂、豆蔻、长椒、丁香都比胡椒昂贵得多。

  但是就是这种已经算比较便宜的香料,在12世纪中期的英国,一磅就需要英王工人七天的工资,这笔钱至少能换一头猪了。

  在当时的欧洲

  交易胡椒粉的时候,会紧闭门窗,屏住呼吸,然后用放大镜仔细检查有没有不法的商人在里面掺杂银屑以增加重量。

  若不小心打一个喷嚏,大半年就白干了。

  现在的香料价格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在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完全依靠野生的香料产量很低。

  区区一至二辆马车的香料,可能就是某个香料种植园全年的产出了。

  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面积那么大,包括爪哇岛,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全年的产出也不过区区二三十条风帆货船的产量。

  一条船按四至五百吨计算,总产量不超过万吨。

  从南洋至欧洲漫漫的数万公里海路航线,历经长达8~9个月惊涛骇浪和沿途各国的层层税收分滩,真正能够抵达欧洲的产量不足6000余吨。

  以当今欧洲数亿人口的巨大体量,平均分到每个人手上连指甲盖大一点都没有,大部分欧洲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香料这种名贵物品,更别说使用了。

  话回正题

  冯国辉当下便决定了,要拿这个所谓的田氏家族开刀,再次震慑当地的一众妖魔鬼怪,让他们生不出丝毫不该有的心思。

  他吩咐道;

  “大致情况我已经清楚了,你等且下去歇息吧。需妥善抚恤好伤残伙计,安定手下人的信心,避免流言蜚语乱我军心。”

  “遵命,顶爷,小的不胜惭愧。”何强与王先生两人神情惭愧的抱拳作礼,然后悄悄的退下去了。

  冯国辉坐在原地没有动,而是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椅把,凌厉的杀机一闪而逝。

  他现在没有准备动手,而是要等麦老蔫负责的西路商队返回,聚齐了全部力量后再说。

  狮子搏兔,亦需全力一击。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