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章 让人满意的现状_风起南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买一盏洋油灯。

  作为世界上第1个踏入大规模蒸汽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商人输出工业品不遗余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么多的日用工业品。

  比喻洋油灯,洋火,洋铁锹,洋布,洋钉子,洋镐,洋腊,洋胰子,洋伞等等,这些商品只有英国商人有,法国与荷兰现今都还是纯粹的农业国,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品生产能力。

  南洋公司有能力从英国商人那里大笔进货,何必要让那些华商从中赚一笔?

  从泗水港向南的商路,冯国辉已经打定主意独享了。

  他在岩望城培养的大批人手,还成立了南洋商会,将当地的华商利益与南洋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为了封锁这条商路。

  若是有哪个华商胆敢运货过去,100块银币的货,在岩望城至少要缴纳200银元商税,才能允许通行。

  到了婆罗摩镇,同样还要再缴纳一笔不菲的商税,目的就是让敢于走这条商路的人赔到姥姥家。

  敢于私下夹带逃税者,直接找个坑埋了吧。

  冯国辉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这条向南的商路他独霸定了。

  这几天要抓紧时间筹办一些日用商品等百货,让骡马商队继续向南走一趟。

  毕竟是二三十万人的大市场,哪怕10个人中有一个人买一根针,10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买一盏洋油灯,一千个人里面有一位买把洋镐,商队带去的这点货也不够分的。

  如今的南线商路已经完全疏理通畅,在道路修好后,每周都必须要有一个骡马商队南下,每月不少于四支骡马商队南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生意不就做大了起来吗?

  今后南下的商队不需要太多的护卫力量,每个商队以百人左右为宜。

  若是遇上三五十人,或者一二百人的山匪贼寇队伍,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很多新丁都见过了血,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了。

  南洋公司这些老家伙教的都是战争搏杀之道,加上装备齐全,比起山匪游寇来实力强的多。

  即便遭遇到更大规模山匪的联合围攻,杀出包围圈应该不是问题。

  今后这种南下的活计,交给那些分队长去接手就好了,经营方面自然有商宦子弟负责,如今基本上也可以摆布的开了。

  陈勇手里的这支骑兵队,目前暂时驻在泗水城老营中,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炼整编。

  从长远来看

  这只骑兵队应该放在岩望城更合适,从那里无论向南还是向西支援都非常方便。

  岩望城如今也算自己的老巢,垄断商路的关键节点地区,在那里做什么事都方便,骑兵训练的场地也更广阔。

  冯国辉盘算着自己手上的兵力;

  在田家镇的人手会发展到320余人规模,在婆罗摩镇留有百余人,足以压制当地的土著势力。

  人手最多的是岩望城,直属于南洋公司的就有380余人的护卫队,再加上南洋商会下属的团丁三四百人,足以牢固的掌控全城。

  下一步再将陈勇手中的骑兵队放过去,那就稳了。

  在泗水城中

  南洋商会拥有430余人的直属武装力量(注,不含赌场,账房等后勤人员),应付任何势力的挑战都已足够。

  只要将这批新丁全都历练出来,未来不愁没有人手可用。

  想到这里

  冯国辉心中不由得愈发高兴,忍不住哼哼起小曲儿来,心中又想起了留在岩望城庄园里的祖玛那个小妖精,心中不由得一团火起。

  留她住在那儿,也是让东城庄园更有人气一些,反正是自己的老巢,安全上没有任何问题。

  南线商路开辟以后,下一步就该考虑开辟西线商路了。

  即定的西线商路约有300多公里长,是南线商路的一倍,将要延伸到中爪哇地区的几个重要城镇中,所以情况更复杂。

  在爪哇岛

  越向西去城镇就越密集,人口也越密集,意味着滚滚的财源更加金光耀眼。

  当然了,难度也更大。

  因为在那里可是有荷兰驻军,那是开辟西线商路,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具体如何解决?

  冯国辉如今还没有很好的思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反正无论怎么样,这条商路一定要打通,这是底线。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