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神佛有眼_替天行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握分寸,却无疑是一个直面心灵的拷问。

  这种宗教世俗化与宗教纯粹化之间的矛盾,哪怕千年以还,都还是一个极难回应的问题,更何况大隋年间,还是佛教中国化渐次进行的关口,这两种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更是以这个时代人的眼界智慧,难以堪透得破的问题。

  不过道信看着那壁画中布袋和尚那始终如一的笑脸,却也不由得觉得心头的包袱似乎刹那间放下了大半。

  原来不管红尘内外纷扰如何,不管众生能否明晓己意,只要能够尽我本份,守我本心,行我本愿,却也就能够以这样一副纯真大笑的本来面目应对大千世界。

  道信转过头,却是发现在寺门内侧还悬着另外一副联句:“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粮,只落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因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喜气洋洋,细思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恰在此时,曹珍他们一行人也已经走上了寺门前的平台,道信一眼望去,恰看见玄难和玄悟与这些达官贵人们大声谈笑,神采飞扬的模样,细想起这联句里包含着的那份自嘲、讽世、豁达与幽默,却是连他那颗久已澄明的道心都有点儿轻快了起来,不由得摇头微笑。

  就连道信自己也没有发现,在这一刻,他心中原本的防备与芥蒂,已经不知不觉地消散了大半。

  建筑布局,原本就最能看出主人家的胸怀品味,哪怕是现代社会里一百平不到的蜗居,装修风格都还能够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意味,更何况这是一个神秘气氛至为浓厚的宗教建筑。

  李子秋所布置下来的僧院布局,原本就是经过千余年的优胜劣汰之后固化下来的一种优选模式,再加上借助了壁画与联句这样直白与含蓄交替互用的表现模式,应该已经可以极为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他想要表达的风格意?。

  李子秋还没有办法准确地摸准道信的心理模式,所以他干脆主动出击,他相信眼前这多出了千余年文化积淀僧院文化,必然会给一个佛教徒带来强烈的感染与冲击,毕竟在这一个层面上,宗教与艺术是相通的。

  走过了前殿,慧彦便带着道信信步来到一个高悬着六道轮回匾额的地方,曹珍与玄难他们也跟着走了进来,曹珍是这里的常客,一进殿门就发觉有些不对,问了身边的法明一句:“今天这殿中怎么好似暗了许多?!”

  法明笑而不语,曹珍也没放在心上,只是领着玄难与玄悟,细细为他们介绍殿中诸般情状。

  这里虽名为六道轮回,却基本都是在表现地狱之中的种种情状,不但供立的神像多自狰狞丑怪,就是旁边的壁画也极为罕见地运用了许多大红颜料的涂抹,曹珍他们那些昌松县人物,本来也来过这里不少次,只是原来进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