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8章_谢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步步下来,讲究些的人家,走上半年都是常事。

  可陛下不愿与巩侯长久分离,将婚期定在了正旦,说是要在正旦日,携新后前往高庙,祭拜天地与先王。各种步骤也不能少,必得郑重其事,不可有分毫差错。

  此时距正旦,已只余半月。

  一时间宫廷朝堂,无一人清闲。自未央宫至巩侯府这一段路途,时时都有官员、宫卫与宦官往来,押送着天子的聘礼。

  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还有无数璧、乘马、束帛、漆器,这些财物由人马押送,源源不断地送往巩侯府,直送了半个月,都未送完。

  礼官们入宫,教导皇帝大婚礼仪。刘藻学得极为认真,还主动要求演练,生怕嘉礼出错。

  数百名绣娘赶制吉服,连日连夜不曾合眼,宫廷内外,都要装饰,皇帝又突发奇想,令人自巩侯府至举行嘉礼的大殿,这一路都铺设红绸,要让皇后踏着红绸入宫,以示吉庆缠绵,帝后恩爱不离之意。

  从巩侯府到大殿,少说也有三十里地,哪有这么多的红绸,将京师掏空了,都寻不出这么多红绸来。于是大臣们又快马往各地寻找,一个个都愁白了头。

  有些官员甚至后悔起来,早知陛下这么能闹腾,上一回就答应她了,那时离正旦还有四个月,他们还能慢慢准备,不至于半月之间跑断腿。

  刘藻仍觉不够,下诏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免河内、渔阳、上党、山阳等三十七郡百姓一年赋税。以示与民同乐。

  总之皇帝所为,使得这场婚事成了有汉以来最为奢靡喜庆的一场大婚,京师百姓原先对皇帝娶后颇为有微词,渐渐地也融入热闹华景之中,期待起来。

  但越接近正旦,刘藻便越是焦躁。谢相出宫备嫁去了,她独枕难眠十余日,竟越发想念起谢相来。

  可礼官不让她见谢相。刘藻忍耐了好几日,日益思念成河。

  椒房殿总算要迎来主人,刘藻亲自去看了好几遍,连门上挂的灯笼她都仔细看了,嫌挂得不够端正,命人取了梯子来,爬上去亲自重挂了一遍。

  殿内的每一件器物都是她挑选的,连被褥、妆奁她都过问了。这日距正旦只余三日,她望眼欲穿,静不下心来做事,又跑去椒房殿看,这回连殿中的地板,她都亲自擦了一遍。

  想到谢相将来要在此地生活,与她白头偕老,刘藻心潮滚烫,一个激动,把矮几、橱柜、妆台、床榻都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

  宫人们已受不住她了,起初还会大惊失色地跪地劝阻,称这不是陛下能做的活计。而今已能面不改色地指点她什么样的材质用什么养的布料擦拭,方能不伤木器。

  刘藻挨得好生辛苦,又挨过一日,距正旦只余两日时,她终于忍耐不住,她非要见谢相不可。

  可礼官说了,大婚之前,新人见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