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考试,经国之论_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很普遍的东西,放到这里,那就是一大发明啊!

  翌日,国子监。

  夫子今日没有准备教什么,而是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白纸。

  “今日考试。”

  “这些日子以来,各位学子习得四书五经之要义,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我们来考一考。”

  “请各位学子默写《论语》第七,《中庸》二十二。”

  “另外,写下你们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

  说罢,夫子敲了敲戒尺。

  老神在在的看着众人。

  李奇听到默写的时候,头皮都有些发麻,这个传统果然是从古至今,从无断绝啊!

  关键是,这第七第二十二的,鬼知道是个啥?

  李奇左右张望,见其他人已经提笔。

  不能够吧?

  默默居然也会?

  我看他平时学习也没怎么用功啊!

  “各人写各人的,勿要东张西望。”

  李奇只好作罢。

  默写是不可能默写的,这辈子都默不出来。不过,谈一下治国之道的理解,这一点倒是可以写写。

  李奇自然不知道,

  这道题就是李世民特意加的。

  为了给太子李承乾选老师,李世民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对李纲当然也是推崇的。

  但是李纲终究年纪大了,对于新朝代、新形势的变化可能过于保守。

  大唐想要开万世之太平,就必须勇于进取。

  所以李世民想考考李奇。

  如果李奇真的有天纵之才,那么将来辅佐李承乾就会是一个得力的左膀右臂!

  李奇曾经说出民为贵的话,说明心中是装有百姓的。

  但是治国之道,绝不是空谈而已。

  李奇终于提笔。

  这玩意和前世的申论也差不多,不难写。

  先抛论点。

  国富民安、民富国强!

  再抛论据。

  和平年代,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实力才会强大,民生、教育、军事等等,才有折腾的余地。

  说到底,就是要搞钱。

  国库有钱了,想干啥不行?

  最后得出结论。

  治国之道,在于搞钱。

  李奇写完后,自觉有理。

  只是怎么搞钱,他在文章里没说。

  这涉及商业机密了。

  个人有个人的搞钱方法,国家有国家的搞钱方法,生财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后世那些科普如何如何挣钱的,

  都是扯淡。

  真要这么好挣,他会开个公众号发个视频免费教你?

  写完后,李奇便搁笔不续。

  夫子见状,走到李奇边上,有些疑惑道:

  “二殿下,默写的篇章,怎地一字未动?“

  李奇强行解释:

  “默写成文,千人一面。”

  “实在是没什么好写的,关于治国之道,我已陈述在案,这个部分,才是百家争鸣,各人开花皆不同的所在。”

  夫子:你说的都对!

  早知道老夫就不问了,自讨个没趣!

  交卷后。

  众学子坐在一起,不禁热议起来。

  长孙冲傲然道:

  “要论治国之道,首推儒家经义。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天下有目共睹,百姓教化有方,国治民安!”

  这一点,深得大部分人的认同。

  就连太子李承乾,也点头道:

  “不错。孔圣人的智慧,实在是深不可测。仁爱天下,便能拥有民心。”

  “民心所向,便是国之所在!”

  在这一点上,大家难得的达成一致。

  见李奇默不作声,

  李承乾不由得问道:

  “二弟,你以为然否?”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