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四章 舌辩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已经畸形,各种批注和对批注的批注,已经达到了让人作呕的程度。

  就拿五经中的《诗经》为例,总共不过三万九千字,三百多篇诗歌。

  但从官学成立以来,多少今文士子对《诗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剖析注解,然后后人再对注解进行注解,下一代人对注解的注解进行再注解……

  三万九千字的诗歌,如今在大汉朝各郡,你随便找一家今文学派,翻一翻各家对《诗经》的注解,要是不到三十九万字,各家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数万字的经学治典,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字去做诠释,试想刘表想要在经学上做出一番事业,依靠今学肯定做不出什么名堂了,毕竟这些经典已经被诠释的烂糊了。

  想要在经学上继续开拓一番事业,必须要往还不曾被天下人过于深研的古文方面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超越先贤。

  今文学派的名士马牞急忙起身道:“明公有融合古今之心,实在令我等敬佩,但今学毕竟乃是朝廷正统,想当年雒阳太学以经学为主,何其荣辉,雒阳太学可谓天下经生所归,数万士人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嬴粮动有千百,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求于今学,从无旁门参杂。”

  刘表眉头一皱,转头看向宋忠。

  这话摆明了,就是今文派的人摆下擂台,准备与己方展开辩论了。

  这就是古代的儒林士人,一旦他们所认定的东西被人侵略了,不论对手是谁,别说是刘表,哪怕是皇帝,也要摆下擂台,对垒辩证一番。

  唇舌之功,历来便是每一名经学士人的必修课。

  刘表也是士人,他自然明白对方这这是画下道道了,但以他的身份却不能往里面跳。

  宋忠深吸口气,缓缓起身,准备与马牞辩驳。

  其实今文学派会出现过激反应,这一点早就在刘表和宋忠的意料之中。

  他们怎么可能会轻易妥协?必然会经历一场唇枪舌战。

  而刘表身为一方牧守,荆州之主,自然不可能亲自下场去与那些儒士们辩驳,这实在有失一方霸主的身份。

  而这些出言质疑的今文名士,也都不是等闲之辈,若是派遣小辈,恐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如此看来,若是要与对方辩驳,也只有派遣宋忠出马了。

  但说实话,宋忠毕竟属于大儒级别的人物,让他亲自出马和这些今学士人进行唇齿交锋……实话实话,他有点感觉掉价。

  这就好比让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亲自出去办理处置员工的午餐盒饭加餐的问题一样……他倒是可以去,问题是有才大材小用。

  办公室主任是干什么吃的?

  可惜,眼下宋忠这边没有合适的办公室主任。

  宋忠轻咳一声,一甩袍袖,刚要起身,却听旁边一个声音突然道:“君此言差矣。”

  宋忠转过头,却见出言者乃是刘琦。

  宋忠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