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天与仙缘_扇花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说:“罗浮仙山不在仙林,亦不在天界,而在两界缝隙之中。吾师求逍遥而不升天,又感红尘烦扰,故以大法力开辟中极界,布设三千洞府。

  罗浮仙山仅为中极界三千洞府之一,吾师闭关之日,算出吾夙缘未了,当于八百年后某月某日某地觅得如意郎君,性命同契,阴阳合修,夫妇一体真如,可与天地齐寿。

  昨夜吾依师言,往摘星楼前以仙术将君子接引至罗浮仙山。

  然吾师尚设有一桩考验,若君子妄动竹简中玉片,则仙缘变易,彼此无缘。

  而今君子守道而行,正合天意师命,今日成夫妇,他日共长生,愿君子勿再疑虑。”

  梦影说得煞有介事,教人几乎忘记她的妙曼容颜。

  怎么看也只有十几岁的少女,真会是修炼千年的高人吗?

  高人长生久视,容颜不老,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只不过,信与不信,对李鱼而言,并无任何意义。

  就算眼前少女真是传说中的仙人,和李鱼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鱼目光澄澈,态度坚决道:“在下实无意仙道,姑娘所托非人,还请另寻有缘之人。在下告辞。”

  “你这人……”梦影神色变幻,千年修行似乎仍不足以澄平心境,终是无可奈何道:“罢了,仙缘不可强求,君子不识宝山,吾亦不能相强。

  君子稍待,总是缘分一场,且一饮白石仙露,再回俗世。”

  说完,梦影不知从何处掏出一只灰蒙蒙的小火炉来,纤手转动间,箩筐中扑腾腾飞出五块白色石头,叮冬冬掉入火炉之中。

  继而梦影又变出一只小巧的白玉瓷瓶,皓腕凝霜,将一线溅玉白珠注入火炉,渐渐淹没五块白石。

  直到水位过了半炉位置,梦影这才停止倾倒瓷瓶,纤指一弹,一团澹红色火焰将火炉托举于半空之中,不温不火的熬煮着炉中白石。

  这一串的举动如行云流水,瞧来赏心悦目。

  李鱼纵是满腹心事,这时也不由得动了好奇之念,耐心等待着这所谓的白石仙露。

  不一时,炉中水沸,白气上行,搅动开摄人心魄的一屋奇香。

  李鱼只觉神清气爽,好像全身髓窍都被挠到痒处,暗自惊奇:“只是闻到味道,便如此惬意。若是饮下此露,该如何心旷神怡?难道说,这真的是仙露?她真的是仙人?”

  心念动处,李鱼轻声吟诵道:“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梦影明眸闪动,点头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韦苏州之诗,当真妙不可言。”

  前两句话是苏东坡对韦苏州的评价,李鱼顺口问道:“姑娘对苏东坡也有所涉猎吗?”

  “东坡诗文传遍四海,吾亦爱之不尽。”

  李鱼登时心中一动:“此女说是千年修道,为何对仙林诗词如此熟谙?

  丝帛上的《山鬼篇》,当也是她所誊写,屈子、韦苏州、苏东坡,信手拈来,她可真是腹有诗书啊。

  诗为有情之物,世俗道士难免与人来往,以诗寄情,并不稀奇。但她修炼千年,独居八百年,仍不能忘情于人间红尘吗?”

  李鱼不由得生出警兆,灵光一闪,故意发问道:“溪声便是广长舌,下一句是?”

  梦影不假思索道:“山色岂非清净身。”

  “东坡这两句诗写得如何?”

  “怎么,君子是要考校吾吗?”梦影凤眸转动,对答如流:“东坡以《法华经》佛典入诗,以拟人状写山水之美,又借山水之声色感悟禅理,当真妙不可言。”

  “哼!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李鱼目光如电,霍然振动衣袖:“你若真是修仙千年,要么以修真之理批评东坡,诠解自然,维护道统;要么以浑融之说,兼谈道释,彰显三教同源。怎会像这般单单夸赞佛理?你虚词作伪,将我弄至此处,究竟是何目的?”

  “咯咯咯,我最喜欢你这剑拔弩张的模样了。要不是我故意露出破绽,你真能发现端倪吗?可惜啊,你已经吸入了我的好了汤,再也无法反抗了。”

  梦影笑得花枝乱颤:“本来我是想骗奸的,既然你不信仙佛之说,我只好选择强暴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