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军校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二百人指挥得得心应手。”

  刘几道:“这是今年从雄州招来的人,名字叫孟党,是契丹南来的归正人。去年夏天,契丹修涿州城,百姓服役苦不堪言,死人无数。此人带着乡亲,南渡拒马河,到了本朝。他本是学究,因此招到了军校里来。此人聪颖异常,军中的知识一学就会。进军校不久,便就被派安排做指挥。三个月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差错,是以今日让他带兵。”

  三人听了啧啧称奇。因为火枪兵的要求与以前不同,哪怕是禁军中的人,三个月时间,要想学得通透也是很难。此人从对军队一无所知,很快就能带兵,就很不简单了。

  窦舜卿道:“河北路人都难以招满,还能出这种人才,着实是不容易。”

  刘兼济道:“此人还是南归的归正人,着实不易。以后应该好好培养一番才是。数年之后,他带着兵打回契丹,倒是趣事。”

  刘几道:“我已吩咐军校,如果此人真能学得又快又好,可以给他些方便。一是立个典型,让别人知道只要在军校里学得好,便就前途无量。再一个,现在军中缺人啊。”

  其余三人一齐点头称是。这样的人才可不容易,给些方便也没有什么。河北路二十多万禁军,整训过程中军官缺得厉害,破格提拔也没有什么。

  现在的军校,学员出来之后,如果没有从军经历,一般的都授三班借职,好的授三班奉职,特别优秀的会授右班殿直。这样的官衔已经很高了,几乎可与进士相比。当然,这是指挥官体系,庶务官的官阶要低一些,一班从无品杂阶起授。

  禁军中选出来的学员,士卒与从民间招进来的学员相等,低级军官会高一两阶。中高级将领有自己的培训渠道,单独设班,单独教学,出来酌情授官。比如刘兼济就是高级军官入的军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成绩优异,成为了新整训军队的都指挥使。至于成绩一般的,则为其他官职。

  禁军整训过程中,军官实际上不可能从军校出来的底层升上来,只能用旧军官。选出合适人选,特旨在军校里设培训班,枢密院和三衙选教官,到时结业。这个过程堪比科举,并不容易。

  孟学究带着二百学员列阵完毕,刘几对一边的郑廉道:“我与三位太尉在军校里看一看,今日他由这些人,随扈左右。让他们知道,只要在军校里学得好,前途无量。”

  郑廉叉手称是,吩咐一边的项都缘去下令。

  刘几起身,与窦舜卿、刘兼济和张岊一起离开。到了下面,孟学究带着二百学员,随扈身后。

  郑廉在河曲路武都军校多年,今天刘几来,有心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此时军校中所有的人员都被安排好,没有人走动,显得静悄悄。众人走过,脚步声清晰可闻。

  走过教课的教室,见里面教官讲得认真,下面的学员坐得笔直,刘几等人连连点头。

  孟学究带着学员跟在身后,看着前面的数人,只觉得今日像一场梦一样。三个多月前,自己还是一个普通农户,只想着能够种更多的地,养些牲畜,赚些钱,便心满意足。没有想到突然就被选到了军校里来,更没想到学校这些竟然这么容易。自己好似前世就会这些,只要学了,很快就学会。而且跟其他的学员不一样,是真正能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不只是记住。

  就像军校里的教官说的,按现在孟学究表现出来的能力,军校学习非常容易。不敢说他以后会做统军大将,但最少能学好,最起码也可以在军校中谋个教职,一辈子的饭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