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郊外探查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财政收入的,上边又不拨经费,百姓手里抠不出钱,就是这个样子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那得你手里有力量才行。整个县里除了几个官员,公吏差役全是从那几家大户里出来的,乡下的壮丁,几乎全是他们的庄客,县里靠什么跟他们斗。

  小地方的官员,这是经常的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若不是如此,一有好地方出缺,京城里的官员能打破头。杜中宵离开永城的时候,为了那个知县,朝中大臣很是争执了一番。在这种地方做一任,跟在杜中宵离开之后的永城做一任,那差别可大了。

  离了驿馆,向北不久就到了浕河渡口。这里人口不多,渡船一时没有过来,众人等候。

  黄田正指着不远的地方道:“运判,那就是下官租的菜园。这个时节,正是收菜的时候。”

  杜中宵笑着道:“你租地种菜,收入如何?既是本县县尉,哪个敢来收你的租金!”

  黄田正田连连摇手:“运判切莫如此说,下官在那里种菜数年,可从没欠过租地的钱!那五亩菜地种着虽然不易,勉强够我一家糊口。这小小县城里,大多都是买我家的菜。”

  这么小个县城,五亩菜地差不多把市场全部占了,黄田正还是占了当官的便宜。

  过了河,离了县城不远,便就没了人家。只见荒草萋萋,杂树丛生,一切荒凉景象。路边不时有甘桔之类,杂生路旁。偶尔还有大桑树大枣树,枣树开花,桑椹满树。

  枣和桑是不允许砍伐的,刑罚极重。没了村落,这些树还生在那里,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正行走间,黄田正道:“运判,前边一树好枇杷,不如去摘些来。难得出城,不能空手回去。若是在城里,要吃这些可是要钱。”

  杜中宵道:“既是果树,当有主人,怎么好去采摘?”

  黄田正摇头:“最近的是史员外庄子,离着还有十几路呢,这一带并没有人家,都是无主之物。”

  听了这话,十三郎道:“既是如此,我与黄县尉去摘些来。如此鲜灵的水果,城里还不好买呢。”

  杜中宵看了看四周,点头道:“也好,我们正好歇一歇。”

  说完,下马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了。十三郎和黄田正一起,到不远处的枇杷树去,摘那果子。

  数百年前,这里都是村落,四野无闲田。这些果树,或许就是前人留下来,留到现在。

  不大一会,十三郎和黄田正两人回来,一个捧了一捧枇杷,一个捧了一捧桑椹,给杜中宵吃。

  这里是郊外野果,也不需要去洗,杜中宵拿了几个果子,吃着解渴。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树林里钻出一个人来,高声道:“哪里来的撮鸟,摘我家的果子吃!”

  杜中宵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高体壮的少年,高高卷起衣袖,露出一截花绣,手中捏了一张弓,对着自己高喊。在他身后,跟着五六个汉子,有牵狗的,有架鹰的,显然是在打猎。

  黄田正见了,急忙上前道:“原来是史大郎。这是本路的运判官人,因本县营田,特来查看这一带地理。路上走得渴了,摘几个果子吃。”

  史大郎打量杜中宵,看他身边十几个随从,其中一个极是高大,不是好惹的。这才把弓交给身边的人,向黄田正拱手:“原来是黄县尉,到我庄里怎么不知会一声?”

  黄田正看了看后的杜中宵:“大郎,运判官人只是四处查看,并不一定到底庄子去。若是叨扰,自然会派人前去通禀。再者这里离你庄子十几里路,还远着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