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军队要专业化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书算,如何计算行军打仗?敌方有多少人,能排出什么阵势,如何进攻,如何运动。我军有多少兵力,当如何应战,打起来之后胜算如何。随时知道手下兵力,随着战场敌我变化,心中清楚明白双方实力对比。古人言运筹谋划,先运筹,就是算。算不是算神鬼天命,而是算兵力,算粮草,算地理。你算得越是清楚,谋划越有针对性,战事于你便如在指掌之中。”

  十三郎挠了挠头:“官人,这种事情我却是从没听说过。”

  杜中宵笑道:“没听过不稀奇,几百年来,运筹谋划本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唐设藩镇,朝廷所重者领兵大将,对于筹划者多不看重。但对于前线的统兵大将来说,却知道少了这些人,兵勉强可带,仗就无法打了。唐朝之衰,始于安史之乱。安禄山起兵时,最得他信任一起谋划的,就是他手下的孔目官。本朝立国,拥立第一功是赵忠献公,本为太祖掌书记。澶州之前杨延昭守北地,号为‘铁城’,朝廷倚重。然因其不通文字,被小吏周正所欺。这些事情就是告诉你,要领兵打仗,就通吏事,有书算的本事。”

  此时的知州,全称是知军州事,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实就是从晚唐五代的藩镇延续而来。官员出为知州,向来被视为方面之官。理论上来说,其权限与藩镇相差不多,只是人事权、监察权和一部分财政权,被朝廷收回而已。宋朝避藩镇之祸,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收其钱谷,及财政权被逐渐收到了三司手中。另一个就是斩其爪牙,即其幕僚和参曹官仅存其名,成了朝廷委任的官员。其亲兵卫队,同样仅存其名,成了衙门的公吏差役。

  后人多看重夺知州的财权和废其亲兵,其实幕职和参曹官被废才更加要害。没有了这些,就斩断了军队和地方的联系,军队无法插手地方事务。知州虽总管军政民政,却已经没有把两者捏在一起的手段了。

  从安史之乱藩镇坐大开始,掌管钱粮公文的那些人便就是其绝对核心。安禄山起兵时商议的,是其孔目官。宋太祖夺天下,倚重的是他的掌书记。没有这些核心人员,仅靠着掌控军队,其实很难对朝廷形成威胁。有了这些不起眼的心腹,方面大员手下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可以迅速形成完整的统治体系。

  藩镇为祸之前,和平时期的叛乱,多是有着小朝廷的太子或者地方王室。藩镇形成,有着自己的统治体系,手下有兵有钱有粮有地盘,天下就分崩离析了。

  宋太祖自己就是藩镇出身,对此的理解,不是其他人可比的。兵固然是核心,但统军大将只要没有钱粮爪牙,终形不成大患。宋朝被称为公人世界,原因很多,但很重要一条,就是地方吏人实际上是成体系的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