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保值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京西路,想的就是安排多余的厢军,开垦闲田,其余的实在是做了才知道。

  王安石和韩绛知道杜中宵即将带兵离开,今天讲这番话,是把这几年的知识和感想倾囊相授,哪里还会嫌杜中宵话多。若不是推心置腹,谁会跟别人说这些。

  用了一会酒菜,杜中宵道:“说来说去,对于其他人不论,对于我们理政的人来说,这之间的核心还在于积蓄。只要民间积蓄处理不好,时间长了,必出大乱子。官夺民财,会出乱子。官予民财,还是会出乱子。官不理民财,就是兼并,愈演愈烈,最终天下大乱。此为治乱之本,为政者不得不察。”

  “民间百姓除非是一无所有,不然手中有钱,就面临两件事。一是保值,自己手中的钱不亏。几千年来历朝铸了多少铜钱?市面上的钱却总不够用。好钱见不到,劣钱、铁钱倒是用得欢,很多地方甚至只收粮食布帛。本朝年年铸钱数百万贯,连本钱加上运费,现在实际上是亏钱的。造钱会亏本,这种事情哪里肯信?可实实在在就有。要想不亏本,办法你们都看到了,发行钱引。朝廷手中只要积足够的铜,矿山出铜入朝廷即可,连铸也免了。此时让百姓把积攒的钱存到储蓄所,由朝廷保管,只要保值,一个大问题就化解了。百姓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传承下去,自己的钱要到子孙手里。此事只要朝廷不贪墨,依现钱论,储蓄所里的钱让子女继际即可。”

  王安石皱着眉头道:“既然如此,储蓄所和常平司的钱引,已经让积蓄保值,还有什么问题?”

  杜中宵道:“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均。只是论土地抑并、田地不均,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因为土地最保值而已。只要换一种保值的东西,比如货币,就可以减缓。”

  说到这里,杜中宵自己都笑了。货币能够保值,民间大部分储蓄就会集中到货币上,毕竟这种办法简单直接。房子是财富标志,嫁人先问你有没有房,有几套房,在哪里,是不是学区房。换成货币,那就是有多少存款,简单多了。再进一步,劳动力才保值的时候,就问你家有几口人,几个壮劳力。知识是财富?也曾经是过。嫁人问什么学历,是不是大学生,什么学校的大学生。

  这些讲起来觉得好笑,其实都曾经发生过,现实生活总是这样幽默。

  “不过呢,货币用来保值有个麻烦,就是影响因素太多了。朝廷要想让货币保值,实在太累,受到的限制太多,很多事情不能做,总是要换一种手段的。哪怕愿意一时受累,换了人来,时间长了总是会放弃。因为货币上做手脚,对于朝廷实在太容易,诱惑太大。”

  韩绛笑道:“那是自然。只要印几张纸,就可以买到一切,哪个能够忍得住!”

  杜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