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生意人家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人番人,雇人为奴婢,必须到官府办理契约。我会定一个期限,到期未办的,蕃落的番人也视为良民,不许别人役使。无契而以人为奴的,以私掠奴隶论。”

  包拯沉吟一会道:“如此做,与番法不和——”

  杜中宵道:“以后只有朝廷律法,没有番法了。除非明令允许的蕃部,归于治外,不然一以律令。”

  包拯见杜中宵态度坚决,叹了口气。这几天他看了案卷,理解杜中宵为何对蕃部如此苛刻,还能够说什么?这一带人口不多,杜中宵三万大军,足以压制各种反抗。

  其实杜中宵不只是对案件报复,他还要营田。营田人口从哪里来?被掠来的汉人是一部分,还要尽可能地吸引番人。用番人营田,就必须打散蕃落,编入村里,时间长了自然同化。

  蕃落存在不利于官府管理,大一统政权怎么可能允许治下有部落。只有实在无法管理,编户齐民困难太大,才会默许部落。如各边疆地区,还有荆湖、两广广大的蛮族地区。

  两人又聊了一会公事,包拯道:“经略,还有一事。我在河曲路为转运使,不过一应军资,朝廷运到这里,都是由李复圭接应安排。各州钱粮,也都隶经略司之下,不是办法。”

  杜中宵道:“此事易办。以后钱粮来了,龙图与李复圭同办。多少归于转运司,多少为军需,自由你安排。归于转运司的我不过问,归于军需的交予李复圭,龙图也不必多费心。”

  包拯想了想,摇摇头:“罢了,河曲路现在一切军管,官吏不齐,归于转运司又如何?只需李复圭接收军需,另给我一份清单就好。还有各州县钱粮,转运司也要过目。”

  杜中宵自无异议,点头同意。自己带大军在外,没有其他的官员监察军需,朝廷怎么放心?刚刚打了胜仗无所谓,时间一长,自己在这里军政兼管,做不长久的。

  宋朝对军权防范最严,带兵多的武将,事事不能自己做主,军需更是被经略司控制。杜中宵以文职统兵,时间长了,文官也不会被信任。要防止尾大难调,最有效的办法自然就是流官,到任之后调走。营田厢军杜中宵带了多年,这个时间会短得多,越是想控制越控制不住。

  与包拯分别,看看天已近中午,杜中宵想到食堂吃餐饭。正要前去,一个士卒进来,叉手道:“经略,外面来了一个番人,说是以前经略知火山军的时候,与经略有过数面之缘。”

  做火山军知军时,杜中宵认识的番人多了,哪里能想起是谁?让带进偏花厅,自己见一见。

  进了偏花厅,就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番人站在那里,看着有些眼熟。

  那番人见杜中宵进来,忙上前行礼:“小的王普,见过经略相公!”

  杜中宵看着此人,猛地想起来,道:“你是当年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