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大臣议战事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平坦宽阔,两则山中却有不少谷道通向党项。大军如果分散,党项从谷道中出兵,只怕会吃他偷袭。好水川一战,本朝损失不少,不可不引以为戒。那里地形复杂,大军聚集比分散好。”

  张方平道:“可近三十万大军集中在一处,从镇戎军为他们运粮,可不容易——”

  贾昌朝道:“大参不必担心这些,狄太尉已妥善安排,军中自会有人运输粮草物资。”

  张方平微微摇了摇头,也懒得再讲。向前线供应物资是三司负责,近三十万大军,需要的可不是小数目。粮草是运输容易,可仅仅两淮和买的怎么够?这样打法,需要数路供应,动静可就大了。

  文彦博道:“我看杜中宵丞在河曲路时,几次作战,都是数万人,分兵几处,每次速战速决。这样迁延一两年,徐徐而进,委实周全,可朝廷要支持人们,确实不易。”

  贾昌朝道:“此次攻灵州,是灭国之战,岂是以前的战事可比?朝廷需集中全力,保证这一战!”

  一边的欧阳修道:“近三十万大军,用一年时间,攻取鸣沙,仅仅是占据葫芦谷而已。这样安排是不是过于拖延,还是再议一议。”

  赵祯见枢密院和政事堂争得厉害,道:“狄青已去镇戎军数月,熟知那里的地理军情,如此安排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不过,近三十万大军如此谨慎,是不是过于保守了一些?”

  贾昌朝道:“回陛下,是保守了一些,不过胜在稳妥。”

  赵祯看看一边的杜中宵,道:“杜中丞觉得如何?”

  杜中宵道:“现在军中与以前不同,自有编制。不知镇戎军的大军,一共分成几路,各路的将领是谁?这几路的任务如何?镇戎军到赏移口二百余里,以每日行军三十里计,也不过七八日时间。如此一来前军到了赏移口城下,后军还在镇戎军,是不是拉得过长了些?”

  贾昌朝道:“前线大军,自由狄太尉依具体形势安排,不全依编制。正是因为行军不易,狄太尉才吩咐全军一路,不给党项可乘之机。”

  杜中宵道:“难道前军到了赏移口,就等在那里?”

  贾昌朝道:“他们自然立营垒,准备攻城器具,等候大军到来。”

  杜中宵愣了好一会,实在想不出来这种仗要怎么打,只好道:“如此打法,与河曲路时不同。我们都是把全军分成几路,与敌作战有哪些任务,各部如何行军,都规划清楚。中间或有意外,自然及时变换战法,或者使用预备队。如此全军一起,各部分不清楚,该如何说?”

  王德用道:“中丞的安排自然是极好的,只是禁军一时间无法做到。各部一旦分兵,就很可能被党项抓到机会,出现难以预料之事。”

  杜中宵听了,看了看周边的大臣,无奈地道:“全军整训已经数年,大多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