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剪辑工作虽无聊,但重要。】_我就想认真做影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大大方方就待在他剧组了,爱怎样怎样吧!”

  他出了学校,也要开始受到媒体关注了。

  叶国立儿子的身份在圈内又不是什么大秘密,根本藏不住。

  基本上,待在叶国立剧组还好,去了其他剧组,不怀好意的媒体第一件事就是问他是不是靠父亲的关系才进组,忒难受。

  李一白也明白这些情况,笑道:“要不直接来我剧组吧,到时候有人问,我就说你是我兄弟,我爱给什么角色给什么角色,你管不着~”

  一凡还没开口,旁边的刘包子和卫女侠噗嗤一笑,都觉得这个场景非常解气。

  “那当然好。”叶一凡一咧嘴,“再说吧,至少把已经答应我爸的事情想做完。你也知道,他整天就怕我不踏实,想把我放到跟前。”

  李一白笑道:“等以后你有儿子了,肯定也是一个样~”

  叶一凡搂着他肩膀,笑道:“我这不是已经有了吗,还这么出息,大导演,无人不知无人不。”

  “怎么了?”

  江雪柔见李一白脸上的神色有些古怪,很是好奇。

  这副表情,她还是第一次在李一白的脸上看到,心说有意思,把自己的目光也放到了李一白关注的地方,心里一乐,终于明白原因,道:“这个啊,新加坡这个收视率是可以理解的,你听我解释......”

  “好,你讲,我听着。”李一白的确非常好奇。

  接下来的时间,江雪柔开始对新加坡的总体和电视剧行业的情况娓娓道来,李一白总算明白的原因。

  新加坡这个地方,华人占比非常大,大概占据总人口的70%。

  但是,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几乎是被赶出家门自立门户的,人口非常稀少。

  即使是百分之七十,也只有四百万上下。

  文化这个行业,人少规模小,缺乏土壤永远不可能持续产出。

  因此,他们基本不属于常规的儒家文化区,就是个文化洼地。

  早些年,港剧强势的时候,当地的电视剧市场除了本土剧,基本就是TVB和亚视混合双打。

  去年呆湾偶像剧火了,目前已经起了向他们输出偶像剧的风口。

  再过两年韩剧侵袭,他们又会播放韩剧。

  嗯,当然,10年之后,内地的电视剧也开始逐渐开始有了市场。

  总结起来,挨打就完事了!

  他们当地的文化部门也不是傻子,其实自己也做过开拓性尝试,比如到内地取景拍的《莲花争霸》,请呆湾演员马景涛道新加坡拍《东游记》和《神雕侠侣》。

  但到了最后,有一说一,也就只有向当时比他们更洼地的大陆进行输出了——如果有看过本书最初版本的前三章,有讲到千年虫,芒果卫视当年还引进过新加坡的电视剧《力克千年虫》,当时看起来非常新鲜。

  至于呆湾和香江,他们根本瞧不上新加坡拍的电视剧~

  而且,这帮人还进行了一波操作,模仿香江搞了一个竞争模式骚操作,除了新传媒(既新加坡电视台),还允许新加坡报业集团也搞电视台,于是有了U频道。

  两帮人马你争我抢,挖演员,挖制片,挖后期,操作不断。

  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嘛。

  这么一搞,行业算是彻底凉了。

  制作班底,大演员,资金。

  要啥啥没有,基本只生产本土剧,从早些年的《小娘惹》,《出人头地》,到后来的《唐山到南洋》,《志在四方》。

  基本只有一个套路:小人物闯荡南洋成为功成名就,或者90年代的苦情。

  当地的“红星大奖”虽然办得认真,但经常会出现一部剧直接来个大满贯的情况。

  奖项和电视剧里的故事听起来都是一样的辛酸。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