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六章 社会试验品_最初的寻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岁就可以开始接受工作任务的最低年限计算,达到财产上限平均年龄也不过是二十岁出头。

  往后的时间,按照系统的设定,则几乎都是为自己而活的自我实现时间,钱这种东西应该逐渐淡出舞台。

  于是也像骨牌效应一样,“绝望枷锁”很快扭转了所有人的择偶观。

  没有人再考虑另一半有没有钱,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在这种社会下都不会缺钱,当然,也不存在任何是富豪的可能。

  而得益于各种独特的灵材,以及日益发达的整容技术,使得外貌在交往中也沦为了第二位的因素,让位给了性格。

  因为只要愿意花一笔贡献点做手术或者兑换灵材,再配合由系统监督的健身训练计划,不管外表长得再怎么不济的人,都能混一个中人之姿。

  系统安排的健身计划,并不存在任何偷工减料跟半途而废的可能性,一轮六个月的组合拳下来,不死通通都得脱层皮。

  为了减轻对医疗系统的负担,所有体重稍有超标的人,都被安排了相应的锻炼计划。普及十多亿人的免费医疗,对现有的医疗人员数目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

  平均主义这个怪物,开始疯狂地改造着每个人。

  而且不仅如此,在婚姻上,白之大地上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冷酷的制度——抚养考核制度。

  为了从零开始提高人口素质,每一对夫妻在打算拥有孩子前,都必须通过系统的测试,证明自己有相应的技巧与能力,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照顾。

  然后在零到十二岁的这段时间里,每年还要进行相应的年审考核。

  只要有任何一年的考核未通过,都会立即永久失去抚养权。

  小孩则转交到专业的集中寄养机构或者寄宿学校就读,父母只剩下每周一次的探望机会,直到成年。

  一大堆近乎疯狂的命令,不断地从越发变得魔幻的首都天庆传出,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被纳米虫巢像盖子一样笼罩着的白之大地,在外国人看来,就像是再一次回到了好几百年前,西方第一次接触东方帝国时的神秘。

  但有着国内外网络的交流,其实对很多事情也不会像当年一样两眼一抹黑。

  然而在互联网的新发言监察制度下,只有一部分人拥有在网络上自由发言的权利,外面能够获取到的信息,也只是冰山一角。

  每个系统用户都拥有浏览所有网页的自由,但想要在任意的网站下留言评论,就必须要通过由系统制定的,与网站内容相关的测试。

  历史类论坛会有历史类的测试,自然科学类网站会有相应的水平测试,尤其是原本谁都能说两句的时政新闻网站,一通筛选测试后能够继续发言的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无法通过测试的人,则会被打上一个无发言权的标记,只能看,不能说。

  要想有资格发表自己的意见,就需要先向系统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积累,而不是不学无术的瞎_***。

  白墨借助系统,将自己在这些年间设想过的、在正常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出来。

  从他二十年前上地理课时的突发奇想,到十五年前对网络暴力的不屑,再到不时会看见的各种社会问题,曾经的每一次思考,在白之大地建立后都变成了系统的一条法令。

  因为想要知道自己的想法推行开来到底会怎么样,无关怜悯,无关对错,他只是好奇,所以创造了白之大地,这个规模前所未有的社会试验品。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