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形势喜人的工业区_抗战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感慨,都是该死的战乱造成的,可以看出大家混口饭吃是多么的不容易。

  要是在后世,这样的劳动强度,每天10小时,每周工作6天,全封闭式管理,能招到这么多人才怪了。

  当汽车停靠在兵工厂门口时,兵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徐开先已在门口迎接了,见到张云飞,许开先也是非常高兴,两个月前,张云飞一张ak-47的设计图,已经深深的折服这为老军工了。

  没有过多的寒暄,许开先带领张云飞他们参观了兵工厂的各大车间,几个车间在山脚下一字排开,洞口都能容一辆卡车进出。

  大的车间有两三千平方米的规模了,四周都用厚厚的水泥加固,延伸进山体有上百米深,小的车间也有好几百平方的规模。

  这么浩大的工程,是当初几千名八路军战士辛苦两个多月的结果。

  走进车间里面,虽然里面有一股子的机油味道,但空气并没有长云飞想像的那样污浊,还在允许的范围内。

  车间内,忙碌的工人正熟练的操作着各种设备,偶尔能看到技术人员在旁边指导。张云飞几个月前在新安县城救回来的几名北京大学机械专业的大学生,都承担起了重要的技术工作,像张楚已经是一个车间的技术主管了。

  另外,张楚的几个同学,也在张楚的介绍下,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黄龙峡兵工厂,满腔热情的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中。

  等过几天,那些犹太人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入后,整个兵工厂的技术水平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看了两三个小时,兵工厂的每个车间张云飞都仔细的看了一遍,整个兵工厂给张云飞的印象是,已走上正轨,且发展形势喜人。

  临走时,张云飞又将汤姆斯等犹太人的情况介绍给了许开先,让许开先和汤姆斯等一起努力,尽早研制出部队急需的小口径高射炮。

  出了黄龙峡工业区大约十几公里,往北有条刚修好的土路,直通一个多月前刚发现的小铁矿。

  张云飞,看看时间还早,决定去那里看看。

  沿着蜿蜒的土路,小吉普车缓缓而行,时速控制在二、三十公里,大约开了不到四十公里,终于看到正在开采的小铁矿了。

  小铁矿不大,但矿石品位很高,矿石埋藏不深,可以露天开采,目前已有几百人正在开采,赤红的铁矿看上去很喜人,都快堆成一座小山了。

  看到这幅情景,张云飞觉得需要马上建设钢铁厂,这些犹太人里有几个以前就是钢铁冶炼的工程师,要尽快就近将钢铁厂建立起来。

  首先可以建立一座年产钢铁几万吨的小型钢铁厂,每年几万吨的钢铁产量肯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其实钢铁的生产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将铁矿冶炼成生铁,这一步并不难,中国古代就有这个技术水平了。

  第二步是将生铁进一步进行冶炼,去除生铁里面的有害杂质,使生铁变成钢铁,这一步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设备,目前主要有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

  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张云飞都有信心能很快建成小爸铁厂,很快冶炼出合格的钢铁。

  幸好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现在又发现了这么好的铁矿,这就像为张云飞的工业梦想,插上两只腾飞的翅膀。

  在煤炭、钢铁、技术三架马车的拉动下,根据地会飞速的发展,这一点,张云飞冲满了信心。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