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7章 臣有个大胆的想法_大汉从吹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学校?

  新建的学校不要钱啊?

  新建的学校不要老师啊?

  上哪搞那么多老师去?

  “陛下,现在新建学舍并不稳妥,目前还没有那么多老师能来教学,即便是学校建起来了,也开不起来,只有往后等那些落榜的学生去当老师,才能逐渐的解决这个问题。况且根本不可能去建这么多学舍。”萧何无语的摇着头,一帮人简直就是疯了。

  为了咬而咬,根本就是罔顾事实的嘛!

  他们似乎都忘了,大汉一口气开办起来这么多学校,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师资力量也让他们头疼了很久很久的。

  最终学部那边经过了无数日夜的商议和琢磨,这才拿出了这份循序渐进的计划。

  招生数量逐步增加,让一些落榜的学生来担任老师,也算是给他们提供就业了,以此完成初步的学舍布局。

  随后,再议成绩来淘汰一批不合格的老师,补充进来一些新的,渐渐的将质量提升上去。

  这个计划,学部是打算用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的。

  而这个计划,得到了朝中上下一致的认可,只要能够坚持这个计划二十年不变,那么二十年后,大汉的师资力量绝对是无敌的。

  到时候想开多少学校就开多少,想开什么学校就开什么学校,想招募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人才。

  当然,实际数量肯定是要控制一下的。

  因为学校开的遍地都是,学费低的人人都能承受的起。

  那么二十年后,大家都去上学博取功名了,试问,谁来种地?

  现在又不是机械化时代,种子也不是改良品种,耕种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个尴尬的局面发生,大家还是决定发展是有限度的,在保证农业人口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发展一下。

  于是乎,淘汰率就成为了重点运作的目标。

  一个县学的学生上限是多少呢?

  当下是六百人,往后可能会增加到九百人,甚至更多。

  但是一个郡学的学生上限是多少呢?

  答案是两千五百人。

  而郡学是五年制的,也就是五个年级,等于每一年只招收五百人。

  而一个郡少则十余县,多则三十余县,基本就是一万人到三万人去争这两千五百个名额。

  在确切一些,就是四千到一万人,去争这五百个名额。

  而到了洛阳书院就更恐怖了,虽然洛阳书院的上限是八千人,但他需要面对的是大汉的近百个郡,等于每年二十五万人左右,去竞争一千六百个名额。

  这个难度,差不多跟后世某个农业大省是差不多的。

  虽然后期还会增加,但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模式了。

  总而言之,在生产技术还有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农业产量不能做到以少数人劳作养活大部分人的时候,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更改的。

  但朝廷又的确需要这么多的人才,所以才不得不做这些。

  在预想中,县学就是搏一搏的地方,或许单车变摩托,三年下来不行就回家种地,起码这辈子也算是拼过了。

  而郡学则是进阶的地方,或是往上走,或是往下来,就算进入县府当吏,也能打破某些人的垄断。

  洛阳书院则属于最高级得地方,最后能被重用的,八成以上都会出自这里。

  田儋似乎嗅到了什么味道,微微一笑,开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