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怒怼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

  原只是随口问问,可孙袁氏立马来了精神,她先是狠狠将自个儿子夸了一通,然后便眼角一转,语带讥讽道:“我家二郎可受夫子赏识了,这以后进士及第,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我就想啊,我儿以后的娘子得是什么样的天仙啊,不是高官门庭,也得是富户之家吧,像那些小门小户的我可不会接受。”

  这话正常听着没什么,但孙袁氏说话时,眼神一直瞟着他们父女这就很有问题了。

  文舒不傻,稍一想便明白了,对方这是在敲打她呢,只是这孙大娘着实莫明其妙,他们往日没甚交情,她是从哪看出来她喜欢孙兴的。

  心底疑惑归疑惑,被人这般猜度,先前几次想回话皆被自家老爹按住的文舒这次再不忍了。

  她将腰间的挂着的道理袋往桌上一掷,恨声道:“爹,你这道理袋从哪里买的,怎么一点防小人的用处都没有,我看啊,以后这道理袋还是自己编的好,要不然就得像今天一样,尽碰着些不讲道理的人,真是晦气!”

  她扔在桌上的道理袋是由红线与白线编织的香囊,又叫“赤白囊”,红线为赤,白线为白,象征着赤口与白舌,就是与人吵嘴的意思。为了避免与人吵嘴,所以袋子里要放稻子和李子,谐音“道理”。

  端午戴这个,为的就是一年都交好运气,时时处处都能碰到讲道理的人,不至于被蛮不讲理的人气坏身体。

  这个道理袋在端午节几乎是人手一个,其中寓意就是三岁小儿都知道,是以文舒此时将道理袋解下,又说了这么一番话,孙袁氏顿时气得脸色涨红。

  孙和平夫妻未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一时间又是尴尬又是无措,正想再圆两句,便见文老爹站起身来,手上还端着一杯酒。

  “今日端午,承蒙孙兄看得起邀来家中过节,此事饭已吃过,家中还有些事,饮完这杯酒菖蒲酒,小弟便先回了,你们尽兴。”

  文老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后便拉着文舒离了桌子,往院外去。

  “文老弟!”孙和平追了出去,“酒还没吃完呢,老弟再.”

  “不了。”文老爹摇摇头:“昨夜没睡好,头一直头疼着呢,老兄继续,哪日得闲了再来找老哥玩双陆。”

  这是不生他的气,孙和平微松了口气,“行,那老弟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文老爹点点头,拉着文舒出了孙家。

  “呸!牙尖嘴利,难怪嫁不出去!”堂屋内,孙袁氏冲前二人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

  “娘。”孙兴扯了扯她衣袖,示意她别说了。

  一直想要周全的李娘子此时不禁的落了脸,将筷子重重往桌上一放,正声道:“今日端午,嫂子来家就是为了说这些刻薄话的。”

  孙大一家刚来京城还没站稳脚跟,许多事还得赖孙和平一家照应,此时见李娘子落了脸,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