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那昏君定不得善终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光明磊落、敢做敢为,因此得罪了权阉,遭到清算。

  针对这些地方士子的反击,魏忠贤自不会坐以待毙。

  他将魏良卿与两名番骑先后之死联系在一起,故意放大,下发部议。

  最后,刑部尚书黄克缵以其罪当诛,下令逮捕闹事士子下诏狱,许显纯于是派出北镇抚司缇骑,配合东厂,大肆抓捕闹事之人。

  然后传闻四起,称厂卫联手,趁皇帝亲征之时,大肆抓捕苏州百姓。

  实际上,魏忠贤与许显纯抓的,只是一部分闹事士子,可读书人的舆论威力实在太大,这事闹到现在,已经洗不清了。

  杀人诛心。

  朱由校听他们说着,也是冷笑一声,心中自然明白,东林党这是以为自己远在西南,不知京中之事。

  想借助舆论和朝廷威势,打魏忠贤一手反击。

  若是那糊涂的皇帝,此番回了京,只怕还真就以为魏忠贤僭越行事,被东林党牵着鼻子走了。

  要知道,从古至今,键盘侠们的威力都是巨大,舆论,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谈及此处,两名书生皆是唉声叹气。

  “曾经的畅言之风,今复荡然无存,即便是顾命重臣,与那魏阉相左,不出数日,非死即黜。”

  “皇帝还在为亲征大捷而高兴,殊不知民间憎恨那魏阉,已到了何种境地,简直昏聩到了极点…”

  听到这里,这说话的书生,露出一副对朝廷失望至极,一身本领无处使的模样。

  朱由校惊异于这些士子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又望了望街市之中其乐融融的气氛,虽然时有番子走过,却也并没有很多人惧怕。

  我信你个鬼,你们这些士子坏得很!

  王朝辅等人也早就吃尽了碗中元宵,听着两名书生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脸色难堪。

  朱由校缓缓放下筷子,王朝辅试探性地唤了一声,余的锦衣卫亦都是纷纷起身,不怀好意地望着眼前两名书生。

  朱由校垂下眼眸,轻轻摇头,却是微笑上前,拱手道:

  “听二位谈论那昏君与魏阉,在下颇感兴趣。”

  二人抬头,惊讶于朱由校的风流俊逸,心中已将他认定为富家子弟,旋即一脸的戒备神态。

  朱由校坐在两人之间,平静地道:

  “不用怕,我只是个外乡人。”

  “那昏君若真如此不识忠奸,那定是不得善终的,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按说昏君纵容魏阉做了如此多的坏事,怎么不在新南亲自上阵的时候,被土兵一枪刺死呢?”

  朱由校侃侃而谈,本是想与他们玩玩,却见两名书生纷纷起身,不仅没有放松,反显得更加惧怕。

  “你、你这一口官话,如此流利,还说自己是外乡人!”一书生指着朱由校,心胆发寒。

  这人究竟是谁,为何要诓骗他们,为何气质如此出众!

  朱由校没有说话,两人正欲转身离去,却被几名大汉挡住,遂转回身来。

  他们暗暗使了眼色,揣揣问道:

  “小兄弟,那皇帝乃是天子,该不该死,自有天数,可能是他命好不该绝…”

  “皇帝、他可是昏君啊!按你们说,这样天怒人怨的皇帝,老天爷怎么不一雷劈死他呢?”

  朱由校冷笑道:

  “既是方才说的愤慨,现在又有什么怕的,昏君就是昏君,圣君就是圣君,洗不白,也抹不黑!”

  “真有骨气的,就在这街上喊出一句,叫世人知道汝等心中所想。”

  两人皆显得害怕,不断去看街市,发现一切如常,已许久没有番子经过,才是松了口气。

  “可不敢如此说。”

  “小兄弟,你到底有何事见教?”

  朱由校渐觉无趣,遂问:“你们所说那五个自苏州抓来的秀才,正于何处受刑?”

  两书生渐渐放心,一人回道: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就在东华门旁的白家巷里,慕名而观者甚多,你过去便知道。”

  朱由校微微颔首,转身吩咐王朝辅留下结账,方欲离开,没走几步却又是足下一停,回首道了句:

  “多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