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郑家,郑成功_我的历史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明朝廷,弘光元年。

  在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马士英,史可法等文臣的拥拥立下福王即位南京,1645年改元弘光,是为南明,以史可法晋师江北,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四人为镇北四将。

  尽管南明朝廷已经建立,但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党争还在继续,不少文臣武将被打压,死的死,入狱的入狱,隐居的隐居。

  三月,吴三桂刚刚攻克扬州府,直逼南明朝廷首府:应天府!

  同时给南明朝廷下达了招降书,一些重要的文武也收到召降书信。

  吴三桂兵强势大,顺天府的南明朝廷岌岌可危,人心浮动,惶惶不安。

  如今南明朝廷北面的军队不足以抵抗吴三桂的兵马,除此之外只有在福建还有郑芝龙的一支重要兵马。

  南明朝廷,现在要么选择投降,要么迁都到福建继续抵抗,只有这两个选择。

  不过,南明朝廷的皇帝和文武还没有决断。

  与此同时,在福建金华府的郑芝龙收到来自华夏帝国大明王王宇的招安书以及吴三桂的书信。

  郑芝龙在1628年被大明招安后,到现在也不到二十年。

  不过,郑芝龙和其郑家,兵力不少,尤其是海上的水师,势力不弱。

  如果能召降郑芝龙,那南明朝廷马上就能覆灭。

  在郑芝龙府邸,他把自己的儿子郑成功,以及其三弟郑鸿逵(原名郑芝彪),四弟郑芝豹,侄儿郑彩亦等人找了来,一起商量此事。

  如今,南明弘光皇帝已经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军务。

  郑芝龙看向郑成功,郑鸿逵,郑之豹,郑彩亦等人,道:“看来,如今南明朝廷快不行了,我们郑家又到了选择的时候。”

  对于大明或者南明,郑芝龙的归属感都不强,只要利益足够,换个主子他都可以答应。

  大明王王宇开出的条件,确实让郑芝龙心动。

  郑鸿逵应道:“原以为那个大明王是忠于大明的,没想到他又建了华夏帝国。面对南明朝廷,清军,张献忠,三方兵力而不败,反而有实力对三方进行出击。

  而今,清军不得入关,张献忠被挡在汉中不能北上,南明朝廷又被吴三桂打得连连败退。

  难道,大势真的在华夏帝国?”

  华夏帝国表现出来的强大,令人震惊。郑鸿逵虽然没有明说投靠华夏帝国,但言语间无不感叹其强大无比。

  “华夏帝国势大,不可敌。已经攻下扬州,下一步就是应天府。听闻,有人建议迁都杭州,继续抵抗。”

  郑之豹笑道:“依我看,若是不投降,还不如让皇帝来福州,有我们郑家在,也能与华夏帝国周旋。”

  他倒是对郑家很有信心,也有些自大了。

  郑芝龙看着郑之豹,叮嘱道:“四弟,此话在家中我们之间说说到罢了,在外不可乱说,否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