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翰林院(三)_我的历史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母后可都还安好……”

  四人的反应,王宇,诸葛亮,张良,魏东等人看在眼里。

  “是该回去看看。”

  诸葛亮理解朱标四兄弟的心情,前段时间诸葛亮也回家了一次,出门在外,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

  “听你们父皇说,你们那里的世界,时间到了年底,接你们回去过春节。”

  王宇看着朱标四兄弟,说道:“来,让我们举杯,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践行!”

  “多谢大明王!”

  朱标四兄弟举起杯。

  “干杯!”

  一饮而尽。

  张良问道:“你们回去后还回来吗?”

  毕竟相互了解,有朱标四兄弟帮忙,事半功倍。

  朱樉当即应道:“一年时间,在这里该了解的都了解了,回去就向父皇禀报……下次,肯定不会来了!”

  与其在这里吃苦,他更想回去做个悠闲的王爷。

  “是啊,是啊,恐怕不会在来了。”

  朱棡笑着说道。

  “不管以后还会不会回来,我们在此都要感谢大明王以及诸位的照顾。”

  朱标礼貌道,同时为众人倒酒。

  “有缘,自会再相见。”

  大明王王宇再次举起酒杯:“干了这杯酒!”

  ……

  午饭后,王宇在历史聊天群与朱元璋私信:“明太祖,我已经告诉了你的四个儿子,他们准备好了,你可以把他们接回去了。”

  很快,明太祖朱元璋回复道:“朕亦知道,多谢群主这些日子对他们的照顾。”

  “好说,好说。”王宇简单的回了一句。

  没多久,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四兄弟消失不见,被朱元璋用“指定传送符”召唤了回去。

  他们虽然离开了华夏帝国这个世界,但没对王宇他们完成什么影响。

  下午,大明王王宇按照计划,召开内阁大臣会议。

  七大内阁大臣:吏部尚书张良,户部尚书诸葛亮,吏部尚书陈确,兵部尚书温钟瑞,刑部尚书于学珍,工部尚书曾辉,都察院左都御史汤瑾等人已经在文华殿等候多时。

  “大明王到!”

  王安的声音响亮。

  “拜见大明王!”

  七个内阁大臣行礼。

  大明王王宇站在高处,环视一眼众人,道:“都坐下说话。”

  魏东笔直的站在左下方,随时护卫大明王王宇的安危。

  七个内阁大臣入座。

  大明王王宇也入座,抬头看着七人,说道:“今日,所议之事,有三。”

  “其一,春耕!”

  “其二,战事!”

  “其三,安抚民心!”

  三件急需要处理的事情,事先七个内阁大臣已经知晓。

  大明王王宇继续说道:“春耕,是重中之重,关于华夏帝国未来的稳固。今年春耕,依然是要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

  去年,主要是在顺天府,山东,以及山茜,河楠部分地区推广种植,效果很好。

  今年,必须要全面在顺天府,山茜,陕茜,山东,河楠推广。有些地方十分适合玉米,红薯,土豆种植,可以强行执行。

  此外,对南明朝廷的战事相信很快就会结束。需要做好准备,随时恢复那些因为战乱而荒芜下来的耕地……”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还不能接受大量种植玉米,红薯,土豆。让百姓放弃或者大面积减少粟栗,水稻的种植,会遇到困难。

  但是,为了长远,为了应对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灾害,一些必要的强行手段不可避免。

  ……

  :。: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