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问题_我的历史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应该也传到巴蜀和云楠。

  臣建议,在那些前明兵马还没有倒戈张献忠之前,我们应该争取一下。可以让前南明朝廷皇帝亲自为他们书信,劝说他们投降华夏帝国。

  如此,我们便可多一支兵马,对张献忠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今早结束战事。”

  众人眼前一亮。

  兵部尚书温钟瑞赞同道:“大明王,臣赞同张大人所言。”

  “臣等附议。”

  其他人纷纷赞同。

  “很好。”

  大明王王宇同意:“不管行不行,但只要有利于我军快速结束战争之事,就应该努力争取。这样,本王亲爱书信一封,然后兵部派人,同时通知在南京的诸葛亮,此事交给他来做。”

  “大明王,英明。”

  众人起身行礼道。

  这话,还挺令人享受的。

  大明王王宇表面镇定,又说:“此事,就这样。温钟瑞,西南面的战事说了,接下来说说北面的战事。”

  “是。”

  兵部尚书温钟瑞继续说道:“有了一万禁卫军,和镇东大将军吴三桂派出的五万兵马,北上支援。

  虽然多尔衮和豪格率领二三十万兵马,但镇北大将军王永吉来报,各处边关守住了。清军不得再南下一步,统统被阻挡在关外。

  而且,南明朝廷投降的消息传到清军那里,令他们的士气遭受打击。据镇北大将军王永吉传回来的消息,清军的攻势已经放缓。”

  温钟瑞说完,刑部尚书于学珍起身行礼后,说道:“其实,清军也不是传言中那么强大。前朝时,若不是奸人为乱,迫害忠良,早就把他们打败了,怎么会让他们做大……”

  说到一半,于学珍突然闭口,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大明王恕罪,臣失言了。”

  “无事。”

  大明王王宇摆了摆手,道:“前朝错在许多问题,我们不能不提,不能忘记,反而更应该反思,反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不过,对于前朝的问题,今日不议。”

  停顿了一下,大明王王宇继续道:“现在,无论是北面战事,还是南面战事,我军都占优势。不过,面对最后的两个强敌,还是按照之前军机处的决策和战略,先击败张献忠,再对付清军。”

  说完,看向户部左侍郎耿书元,大明王王宇说道:“耿书元,说说户部对于清丈田地以及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的情况。”

  作为户部左侍郎,户部的第二把手,耿书元第一次参与内阁议事,虽然只是暂时,也许是最后一次,但心里一直都很激动。

  “禀报大明王。”

  户部左侍郎耿书元面前的桌面上放着许多资料,他拿了几个资料,开始讲述道:

  “到目前为止,京师,山东,陕茜,山茜,河楠等五个地方的土地已经全部清丈完成。

  无主之地先收归户部管理,然后根据各地的情况,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百姓。

  户部做了详细的记载,大明王随时可以查阅。”

  从张居正变法开始清丈田地,所以户部对此有经验。

  “若是有疑问,本王会查阅的。”

  大明王王宇说道:“本王还有一个要求,把这些清丈要的田地,以户为准,把各地拥有最多和最少田地的前五百人家都详细罗列出来,本王要看看,这天下的田地都在那类人手里,又是那一类人土地最少。

  此事,户部秘密进行,若是泄露,本王拿你问罪!”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即使是战乱,也是对平民影响最大。

  大明王要做什么?

  户部左侍郎耿书元心里忐忑,应道:“臣,领命。”

  大明王王宇只是想更详细的了解土地的分配情况,不会傻到现在就拿地主们开刀,或许以后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

  :。: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