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先定巴蜀图汉中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是迫在眉睫,不做不行的事?就军务而言,自然是收部曲私兵,设江东三营之事。至于剿灭匪患等,都是军人分内职责。在政务来说,眼看春耕将至,招揽流民,加以安置,开屯田、促农耕等,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了。舍此之外,铸新钱因要等样式确定,又需大量铜、锡等物一时也难以施行,立官学则要循序渐进,都非目前所能完成之事。

  至于修路设驿站等事,也非当前急务。而劝农耕植桑本就是地方官吏本职,在这方面无非是细化了一些而已。

  若想做一番事业,没有一批政务通达的干吏能吏是不行的。在江东,这样的人才多出自于世家大族,如今世家大族既然已经决定与刘琮合作,自然不会下绊子拖后腿。否则对他们来说,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愚蠢之举。即便有些官吏不是出身于世家大族,但也多是姻亲故旧,彼此俱为一体。

  长远来看,这样的情况必然会使得江东世家大族的实力更加雄厚,但现在不用他们,又能用谁呢?不错,荆州本身就有不少人才,加之刘琮这几年的着力培养,的确有了一大批精通政务的能吏,但荆州本身就占去了很多,完全用之江东,是绝对不够的。而且江东世家大族,必然会对此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抵抗。

  所以现在还必须依靠这些官员来治理江东,同时从荆州调人充实各级官署,这将是一个比较缓慢,但也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过程。

  张昭等人听了刘琮的话之后,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并不担心这样有什么不妥。既然要与刘琮合作把江东治理好,那么尽快熟悉新政的内容加以施行,就成为了江东各郡县令长们的首要任务。

  和张昭、虞翻等人相比,周瑜显得颇为沉默,新政什么的,他在南归的途中也曾听过一些,但此时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与自保江东的世家大族相比,周瑜等南渡北士,更关注的是扩张,是天下一统,结束乱世。在这一点上周瑜和鲁肃是心意相通的,虽然两人对于战略的看法有所不同,对自身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但这个目的是一致的。

  对于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周瑜来说,辅佐明主,荡平群雄匡扶汉室,才是他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土豪鲁肃想的则是辅佐明主建“建帝王号,高祖之业”从龙之功。

  这自然是因两人出身不同而形成的理念上的差别,不过刘琮并不会因此而对他们区别对待。

  宴席上的气氛,也没有因为周瑜的沉默而受到影响。张昭等人和王粲、庞统谈论着新政的方方面面,看样子对于新政再无任何抵触,反倒很是感兴趣。

  “公瑾在想什么?”刘琮放下铜卮,对周瑜问道。

  周瑜抬起头,神色郑重的问道:“将军今已据有荆扬,未知下一步又将如何?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