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制二选一(三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

  征兵制看似合适,但一旦操作起来,很容易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十七至六十岁之间(大部分是这个年龄段,各朝代有所区别),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兵。

  不问能不能打仗,一律拿来征用。

  征兵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兵源,这是其最大优势。

  老朱打天下,从二十几个小伙子出濠州,到成为百万统帅,开创大明基业,一个奖状,必须发给会拉壮丁的各位将士……

  为什么古代叛乱,要么就小小一点动静,要么就是大动静?

  仔细分析下就知道了,小动静的,带头的都是不会拉壮丁的,傻儿吧唧,以为弄个旗帜就能得天下了,也不考虑多拉一些人下水。

  大动静的,都是精通拉壮丁的,谁管你愿不愿意,不跟我走就砍了你,跟我走,我带你吃饱喝饱,说不定还能给你解决下大龄单身问题。

  征兵制,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子。

  和平年代,使用征兵制,那是静若处子。战争年代,使用征兵制,那是动若疯兔。

  朱允炆不想使用征兵制,因为使用征兵制,是朝廷主动,底层被动,当个兵,连门槛都没有,太不合适。

  最终,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了募兵制。

  募兵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吴起放弃了征发方式,而是以招募方式“简募良材”,并组建了列国第一支特种兵部队:

  武卒。

  魏国的武卒有多强?

  一个词:不可敌!

  公元前389年,楚国与秦国发生阴晋之战,楚国以五万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

  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化军人!

  朱允炆向往的,便是职业化的军人,纯碎的军人,是可以随时征战,手握武器的军人!而不是军农一体!

  可是宋代募兵制的使用,给了后世太大的教训,让募兵制走得颤颤巍巍,小心翼翼。

  宋代募兵制,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募兵制,其采取的是“天下失职犷悍之徒,悉收籍之”。

  什么是失职?

  就是你的田没了,被地主夺走了,没地了,没关系,宋朝廷养你,来当兵。

  什么是犷悍?

  就是盗贼与负罪亡命之人,你也别偷偷摸摸,杀人抢劫了,放下屠刀,立地成兵。

  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灾荒,出现了流民与饥民,也别慌,来,当兵,朝廷养。

  宋代嘛,冗兵问题极为严重,除了禁军之外,还有说不清楚多少的厢军,连带着数百万的厢军家属。

  宋代统治者的思维很清奇,那就是:

  造反的都是有力气的人,那我把有力气的人都弄成兵,给他们饭吃,就没人造反了吧?

  朱熹对于宋代的募兵情况,直言是“竭生灵之膏血,以奉军旅之费”,“冗兵浮食,日益猥众”,就差直接骂出来:这都是什么情况,一群混蛋啊。

  募兵制的缺点,一在于军费支出大,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