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七章 人才培养之路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巨大进展,什么土壤土质适合什么农作物,浇灌最佳的时机,增加授粉的问题,耕作农具的革新,自然肥料的应用,盐碱地改良,都取得了经验积累与一定突破。

  特别是大规模温室的铺设,为京师供应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不仅满足了宫廷所需,还走上了权贵、富绅家中,成了农学院「发财致富」,取得经费的不二法门。

  与此同时,二炮局创造性地引入了蒸汽机,将其应用于锻造领域,制造出了锻数更多、更为强大的兵器,甚至连火炮锻造也得到质得提升,优良率大幅增加。

  兵仗局见状,也将蒸汽机引入到兵器、盔甲的锻造之中,就连宝源局,制造宝钞的机构,也开始接触工程机械院,商谈蒸汽机购置之事……

  为了彰显对人才的重视,为了激励科研发明

  ,朱允炆动用内库,一次性奖励出去三万两钱钞,公输巧摘走了最高科技奖,足足五千两钱钞。

  建文七年初的朝政并没有多少变化,和往年差不多,御史开骂,告这个的黑状,写那个的黑材料,吵吵闹闹的日子又开始了。

  进入正轨的朝廷实在是没多少事可以做,朱允炆就算是不上朝,躲后宫里弄点丹药,朝廷也一样可以运转。

  朱允炆开始有些理解那些一开始还有些作为,后来突然不想干活的皇帝了,原因很简单,它无聊啊……

  整天面对一堆骂人的臭脸,听的是一堆三皇五帝、去你丫的鬼话,笑容里藏着刀子,笏板里写着问候的一群人,不管他们攻击的对象换成了谁,但事还是重复那一件事,没多少新鲜感,没多少刺激。

  枯燥、乏味,还不如躺后宫里抱着女人,看看舞,玩玩豹子,炼炼丹,实在不行斗个蟋蟀,做个木工,多有新鲜感。

  七年,似乎是一个关卡,一个介于耐心与不耐烦之间的关卡。

  朱允炆也感觉无聊,却也没时间开展其他的业余爱好,贤妃与伊真儿先后怀孕,这两个人孕吐的才是昏天暗地,吃什么吐什么。

  只有朱允炆亲自去喂上一些,多少能留住一些,缓几口气。

  朱允炆索性就待在后宫里照顾这两人,朝廷内部的相互斗争纯当看不到,只要大教育依旧在推动,扫盲运动依旧在进行就行。

  贤妃、伊真儿是幸福的,马恩慧、淑妃、宁妃多少都有些嫉妒,尤其是淑妃,想当初自己临产时,朱允炆可还在忙碌国事……

  兵部。

  铁铉看着王绥说递上来的文书,眉头紧锁,抬头看着王绥:「你知道,这个奏疏递上去,很可能会引起水师二次东征。」

  王绥点头:「这个结果符合朝廷的利益。」

  铁铉眯着眼,摇了摇头说:「今年是教育年,扫盲年,朝廷动刀兵的可能性不高。何况你的想法有些危险,若真如你所愿,水师将大规模调动,直指倭国四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