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加密算法_超脑黑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消息发送的即时性。

  当网络中存在中继服务器的时候,客户端会和中继服务器保持连接,以便获知自己好友在线状态,要发送信息的时候,也会先向中继服务器查询整个拓扑结构,然后通过算法计算,随机找出一条最优路径,通过这条最优路径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

  而假设所有中继服务器都挂掉了,大家便无法确认好友是否在线,数据传输的时候,是一种广播式的行为,即向全网广播自己的消息,在传输之前,还得确认下一个节点是否在线,然后再传输,最终总会到达自己发送的目的。

  不过这样一来,通信就失去了时效性,可能一条信息发送出去,快则几秒钟,慢则要好几分钟甚至上十分钟对方才能够收到,时间的长短和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关。

  这种结构,在安全方面也有保证。

  一条信息发出,会首先通过自身的软件进行加密,然后再传送到“中转节点”中,那些节点都是匿名的,经过至少五次跳转之后,完全查不到来源路径,最终从“出口节点”对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再传递到目标客户端。

  在整个流程中,唯一有可能被监听的环节就在于最后的“出口节点”,假设有人正好在出口节点监控,则就可以截获被发送的消息。

  这个缺点林鸿也发现了,所以他在后来对图纸进行整理的时候,再次进行了完善。

  他想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消息发送之后,会加密成一个数据包,然后再对这个数据包进行分割,包的各部分通过几条不同的路径最终传递到目的地,这样,就算某一个“出口节点”被监控了,他们截获的内容也只有一部分,没有截获其他包的话,根本无法对整个包进行解密。

  理论上,同时将所有包都截获的可能性是趋近于零的,所以这样一来,通讯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林鸿设计的整个新的架构,不但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匿名性,而且消除了中心化的服务器端,极大地提升了软件的保密性和稳定性。

  经过反复完善和优化,林鸿觉得最终没有问题之后,便开始着手进行代码编写。

  由于他对加密解密方面还不是很了解,所先将其他基本功能暂时实现,将加密解密放到了最后。

  到天亮的时候,新版cqcq的原型便被编写出来了,首先实现的功能非常简单,只能传递文字版,并且还没有对其进行加密。

  今天是周一,林鸿的课不多,上午在十点多的时候就已经没课,他便立刻奔向了学校图书馆。

  今天来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是查找一下,看看有没有posix标准的书籍,另外就是学习一下加密解密算法方面的内容。

  由于林鸿是图书馆的常客,另外又是最近风头正盛的sam小组成员,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