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8章 众臣劝阻太子坚持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煌成就,父皇的文武功绩,他从小到大都是亲眼目睹。自从成为大唐太子以来,他没有一天不感受到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父皇打下的江山,大唐的万世基业,天下万民的生计,他将来真的能担负得起吗?

  他没有一天不这么问自己。

  现在,他要一步一步,沿着父皇曾经的路,再经历一遍。他相信就算自己无法成为父皇那样的存在,他也可以得到很多宝贵经历。这是他走访民间,得到的心得感悟。

  太子要挂帅出征平乱,大臣群起反对。这次不仅仅是魏征一个人反对,连杜如晦和薛收也是强烈反对。他们的说辞很一致,太子乃是国之储嗣,乃是帝国的国本,岂能涉险!

  何况,胜州叛乱,不过是小乱,何须太子亲自出马,完全可以派遣郎将前去镇压。如若太子在胜州有个好歹,这还得了?

  反对,近八成官员反对太子出征。

  便是武将们,这次也委婉的规劝皇帝不要冲动,他们可以为皇帝效忠,实在不宜让太子去冒险。哪怕他们知道胜州的叛乱其实无足轻重,轻易便可镇压,但是这谁也不敢赌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两仪殿。

  “不行?”李智云歪着脑袋问。

  “不行。”杜如晦反对,苦苦哀求道:“臣知道陛下希望太子尽快成长,熟悉兵事,但太子尚且年幼,军中劳苦,战阵凶险,太子尊贵无比,决不能涉险,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克明啊,朕在他这个年纪,已经跟随先帝打天下了。”李智云笑着说。其实说到这里,李智云也有些感慨,当年他也是十几岁就跟着先帝拎着刀到处砍人抢地盘了。

  杜如晦依旧坚持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天下大乱,陛下神勇之姿,自然可随先帝扫平天下。但眼下天下太平,帝国名将如云,何须太子殿下涉险。太子乃是国本,此时更应该跟随在陛下身边聆听教导才是。”

  闻言,李智云看向太子,“太子。”

  “儿臣在。”

  “你的意思呢?”李智云懒洋洋道:“你若是不想去,朕不会勉强伱去。杜相说得很有道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之前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帝国初建,朕当年身为皇子,理应守护国家,保护子民,为统一天下而努力。而今天下太平,胜州不过是小乱,朕遣一郎将提三千骑便可镇压,不需你身临险境。”

  李承昭欠身道:“父皇,前往胜州平乱,本就是儿臣自己向父皇请求之事。现在,儿臣的想法依旧如此。”

  “太子殿下不可啊。”薛收劝道:“殿下身份尊贵,岂能冒险去战场,臣请殿下多多思虑。”

  “殿下,臣也是这么想的。”杜如晦道:“殿下不可冒险。”

  太子对着杜如晦拱手道:“杜相爱护之心,承昭谨记在心,但是此事,承昭已经下定决心,还请杜相不要阻止。杜相,或许你说的是对的,现在不需要孤犯险,但孤是帝国太子,若是连胜州这点小乱都不敢直面,他日又有何颜面去向帝国子民保证,孤能保护他们!”

  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原本还在踌躇要不要劝阻太子的武将们,纷纷沉默,甚至不乏部分人眼中露出欣赏之意。

  而李智云,则淡淡的看着儿子的身影,心中有股感慨,儿子好像渐渐的开始懂事,开始有担当了。

  杜如晦则微微恍惚,主要是太子和当年的皇帝样貌身材,实在过于相似,以至于太子说出这番话,杜如晦还以为又回到当年和皇帝在一起共谋大事之时的情景。

  李承昭向着众臣微微行礼,而后转身向皇帝跪拜。

  “儿臣恳请父皇答应。”

  此时,殿内十分安静,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