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第 39 章_进击的生活流(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上的就没有藏着掖着。要说也是前辈起的头好,第一批的知青大都是和气的,第二批留下的也都是安静的,他们新的一批知青也学着来,来了这么久,别的不说,至少没红过脸。

  准备开辟了院子种蔬菜,知青们就去村民手里买了一些种子,村民们虽然看不上这群身娇体软的年轻人,却还是热情的性子,纷纷说不用,伸手就抓了一把种子,也不要他们的钱。

  知青这边也客气,若是手里有些什么零碎的零食小吃,顺手也给村里孩子一把,还了人情。

  一日有雨,村里没什么活,村民们都在家里修理一下农具,知青们带着斗笠在翻地。昭明背着一个背篓去了一趟县里,他是偷偷去的,没有打报告,这些年也管得不严,路上虽有巡逻队,甚少抓着人盘问,他就大大方方去了。

  他在供销社买了些吃的用的,再去药店买了配跌打酒的药。

  他的背篓里原本就放着前些日子拿出来的水果,这次便不拿水果了,他拿了两斤肥肉,还有八斤的糯米。一日他只能拿一次,最多十斤,没有种类限制。

  回来后,他把两斤肥肉给了小余同志。小余同志拿出一个本子记账,直接换算成钱。如今买肉还得肉票,换算成钱是昭明吃了亏,但他不在意。

  小余同志熬了一小罐的油脂,多余的油渣攒起来,日后炒青菜的时候放一点,也就有了荤。在乡下几年,便是最手松的同志都学会了精打细算,城里时候拿着当零嘴的猪油渣都要分开几次吃。

  便是如此也被村里人嫌奢侈,纯正的劳动妇女,用油都是纱布沾一点在铁锅一抹,就算是炒菜,不像是知青,用筷子划一大块。

  其他人知道昭明从县里过来,还买了些水果,他们就拿着自己的麻花、蜂蜜、肉干等等东西去换。小余同志手里好东西多,她拿着一罐铺着厚厚油脂的蘑菇酱和昭明换了两个甜瓜,别人是没有这么奢侈的,最多就是一个,再少一点,两个人一起换一个,再分开吃。

  过了农忙时节,新来的三个知青终于也适应了干活的节奏,昭明的跌打酒就存封进了箱子底。

  村里的冬小麦收了一波,因为种的不多,分到村民手里的也不多。这次分粮,新来的知青来得晚分的少,每个人只有几斤,小麦更只有几两。这么点东西,放在手里做什么呢?

  “每个人拿出二两小麦,村里有石磨,咱们磨出粉包饺子怎么样?”一个人提议。

  “不年不节的,吃饺子做什么?不如咱们做麦饼吃吧?”圆脸的知青边说边做着手势,“我看咱们厨房就有土烤炉,还有前些日子村里送来的梅干菜,做梅干菜麦饼最好吃。”

  “干巴巴的,哪里好吃?”

  “不一样。我们老家的麦饼啊,皮像纸一样的薄,隐隐约约透出一层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