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章 明镜_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镯子,哪怕大多数人一月才只有一两千通宝,但他们可以用动辄六七千甚至上万的通宝的高价买回一块小饰品。

  因此十七号店的生意一直很好,哪怕大量卖玉潮早就结束,他依然能通过低买高卖、精心制作来让整个工厂以极好的资金环境运转着,甚至每月还向东洋军府缴纳五十至百万通宝的财款税金。

  但这对许禄安来说是一种蹉跎,尽管他只是一介匠人,也希望能做出一件大事——能让后人知道他许禄安来过这天下的大事。

  他一直在想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究竟能做什么,尽管他为东洋军府开起来亚洲的第一家玉石店铺,承接东洋军府常胜军器局四十只望远镜的订单,并很好的在望远镜的木柄黄铜包圈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但这不是他想做的那种大事。

  直至陈沐再找上他。

  “大帅要两只凸镜,一只凹片?”

  这对许禄安来说太简单了,他们有制镜的原料、研磨的材料,最关键的是有做镜片的模具——他们的工序远比常人想象中先进。

  “对,这三片是一套,多做几套,大小不一、弧度不同,等你这做好了我再派人去木料场让他们做外壳。”陈沐认为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问道:“抓紧的话,十天能不能做出来?这个很重要。”

  他已经打算去做道具了,弄点橘子,让它长毛,以观察最清楚的镜片组成显微镜,并让朱载堉和陈实功在这和许禄安总结镜片清晰的规律,以方便匠人磨更好的镜片。

  却没想到他的话让许禄安愣住了:“十天?”

  “凹镜今天就能做出样板,后续十二种十天差不多,但凸镜需要现做模子,要等到明天才能做好。”许禄安说着已经给工匠吩咐下去,这才对陈沐道:“大帅要不跟小人一道去看看如何做镜片吧。”

  陈沐点点头,掏出怀表瞧了瞧时间,点头应下。

  陈实功到现在还不明白陈沐要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他随身携带的便有一只放大镜,能照清解剖时的血管脉络与肌肉纹理,但那也根本不可能达到陈沐所说的——看见与他奋战的敌人长什么模样。

  值得一提的放大镜,不是舶来品,在汉代与可能更早的时代名叫‘火齐’,最早取火用。

  从十七号明心斋到玉器厂的路并不远,城郊诸厂密集,正赶上傍晚运货的时间,沿途道路上到处都是赶着西班牙小毛驴的拖板车,车夫都穿着各种颜色的靖海服与短袍扬鞭吆喝,车上载着常胜常用的各式货物。

  最多的是木材、木炭与煤炭,箭杆、箭簇、麻绳、麻袋,还有铁盆铁锅这些日用品。

  在路上,许禄安为三个脱离百姓日常生活的人介绍说,再有两天常胜要开大集,商贾们都忙着为此备货。

  远远地,他们就能看见玉器厂的大烟囱冒出的白烟。

  明心斋的厂房很安静,尽管聚集了数十名匠人,但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手上的事,绝大多数人安安静静地攻玉,除了脚踏铁轮细细研磨声外没有任何响动。

  倒是烧制玻璃的窑里,两个监工因为在厂房闲聊被许禄安骂了一顿。

  他们等了大约有一刻时间,一名匠人戴着厚实的手套提着铁棍从窑里快步走出,铁棍另一边卷着烧红的玻璃块,此时软化地想要往下滴。

  许禄安抹了把额头因厂房高温流出的汗水,对陈沐道:“大帅,开始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