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乘凉_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匠,只不过他们的手艺仅限渔船,所以准确说来应该是天生的船匠学徒,让他们现在打制战船是痴人说梦,但到底是能认清什么木料适合做船。

  山上军田长出的树木,能用来做船的寥寥无几,能做家具的倒有不少。

  好在千户所准备大兴土木,即使是废木也能拿来兴建屋舍,先伐了再说。

  请颜清遥送来的另一批有用的东西就是柳木炭,拿来补给千户所的火药缺口。

  两月之间,千户所的硝黄储备已足以称巨,走私商贾实在猖狂,他们并不运送成本低利润少的柳木炭,但硝黄铜铁甚至丝绸都运送近乎明目张胆。

  “自四月起,关卡查获贩运违禁者一百三十七例,硝土三万余斤、雄黄硫磺一万四千余斤、米粮六百七十石、绸缎三百四十匹、铜铁数千斤,余下各类货物数千斤。”

  查得陈沐有点慌。

  他根本没想到在香山设卡会查出这么多东西,硝黄米粮绸缎,就不说走私,单论国中物价,硝合八百多两、黄合五百多两、米粮千两有余、绸缎千两有余,铜铁和其他货物就不算了,这就已经是三千多两的东西。

  这种事陈沐找不到人商量,自己思虑了几日,六月出头,干脆自己又跑了一趟广城,先走门路去软禁王如龙的宅子里拜见了王如龙,随后再去总督张翰的宅邸,干脆都说了。

  不过这次他想进总督府,就没那么容易了。

  “你怎么才来啊!不是兄弟不让你进,陈千户,总督大人不让你进。”

  门房一脸的义正言辞,陈沐想迈步上台阶却被推了下来,门房看都不看,俩眼看着远处,嘴快速动着道:“别上来,就在能听清的地听着就行,多少人看着呢。”

  “总督上月留下话,你要是端午来,就直接放进去;端午后来,等一个时辰;六月来就不用给他报了。”

  “兄弟跟你说句实话,你记在心上就行,可别往别处说。四月开始来总督府跑门路告你状的人快把门槛儿趟烂了,有人不远百里让人从福建派官员亲信来说项,要把你从香山的位子上挪走!”

  门房说话的声音很小,陈沐立在下面听的却是心惊。

  正如他想的一样,动了别人的蛋糕,从来都不是白动的。

  同时这次的事也让他发现自己忽略的一些事,比方说今年端午他没来总督衙门给张翰贺节。

  贺节不像后世,发个短信就算完事,他从香山出发,到张翰府上临近日中,正午是见不到张翰的,等到傍晚,若是招上官喜欢留下吃饭,卡着城门宵禁的时间离去。

  通常情况下,整个节日一天,仅能拜见一个人。

  陈沐端午没来总督衙门,在别人眼中会不会想——他去哪儿了呢?

  以此引申到,他是谁的人?

  信任危机与舆情危机同时发生,陈沐感到非常不妙。

  倘若是文官,即便不为上官所喜,也没有让人穿着官袍晾在府外街上的道理,即使不愿见,也是要在府内等着,但对待武官就没有这些忌讳。

  扭头就走是不可能了,现在走了往后想登门只会更难,说实在的不就是当次二皮脸在外面让人晾着看——没他妈什么大不了!

  抬手谢过门房,陈沐也不多说,让随从去城外鼓腹楼借来副坐榻、陈璘家里借了卷兵书,顶着日头坐在总督府门外看起书来。

  人来人往,不吃不喝。

  一直到傍晚,总督衙门里才有蓝衣小吏出来,笑呵呵地问道:“陈千户,总督问你,为何在这读书啊?”

  “天热得很。”

  陈沐嗓子都冒烟了,被晒得有些中暑,还要强打出笑意畅快,拱拱手道:“总督门下好乘凉。”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