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_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天就跟旗军闲聊,就能得到二两马奶酒、二两肉、半两酸菜、四两米或同等的烙饼之类的食物。

  再强的野外求生能力,出了伊斯凯尔城,他找不到这些东西,还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失去家园后游荡在雪原上的汗国猎人。

  没有铠甲没有兵器,一支削尖的木箭就能要了他的命。

  实际上放部分哥萨克在城内自由行动是招抚哥萨克完整计划的第一步。

  这一计划由现隶朱钰指挥部前军千户标下千户宣讲官米玉提出。

  米玉早年是宫里的锦衣卫百户,赶上万历大练御林军,其年岁长,当时就已年近五旬。

  新东西学的并不快也不上心,但传统武将的德行具备,尤其长于制图,能书能画,被选入万岁军任副千户宣讲官。

  他岁数大,军中对这样的老将也非常体恤,本不该跟着西征,但没办法,他自己要来。

  因为米玉的大儿子米万春在隆庆五年考取武进士,放弃任通州参将的机会,进了宣府讲武堂,出来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万岁军,现任朱钰部前军千户。

  最早与哈萨克突骑施部交战的就是米万春的部队。

  上阵父子兵。

  儿子做千户,老子当宣讲。

  米氏父子是北宋画家米芾的后裔,都精于制图测绘,因此朱钰的前军千户部是绘图制图最厉害的部队。

  一路西征,米玉深感大军对地形不熟、水文不利,纵天时无变,行军也极为艰难,因此提议招抚部分哥萨克,由他们充当向导。

  在与俘虏聊天的日子里,米玉凭哥萨克口述,绘制大地形图三十二副,包罗万象,只待开春继续进兵实地考察后就能为后面的部队留下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地图。

  城外的战斗结束的第三天,二十几个射击军又带着小白旗回来了。

  他们把城外雪地扫出一小圈空地,随后把大斧、火枪,挂着刀的腰带与从西欧人身上学来的斜挂弹药筒整齐地放在旁边,把抱来的木柴在中间升起一堆篝火,各个裹紧棉甲围坐一圈。

  饿得不行了。

  城内的董一元还在和部下商议是否接纳他们,又一伙三十来人的射击军跌跌撞撞走回来,有样学样,不过他们没带木柴,只好跟前边那伙坐在一起。

  据城上拿树脂望远镜的斥候反映,前边那伙人还撵呢,就像是生怕人多了城内明军不接纳投降一样,两边还打了一架。

  不过也没人受伤,就是抱着在雪地里摔几个跟头,三日没一粒米下肚,早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最后两边只能气呼呼地把扫出来的空地坐得满满当当。

  把董一元在城上逗得哈哈大笑:“早知今日,前两天还跑什么呀?”

  这两拨人还真不是一伙儿,他们在城下被击溃后连跑带爬,沿着雪地里脚印往远处跑,有的人是沿着他们过来的路,有些人则沿着伊斯凯尔城明军打猎队的路,还有的是沿明军吃饱撑的在河上凿窟窿冰钓的路。

  最后就那寥寥百余人,硬是跑出好几条路,不过殊途同归,最后总得再回来。

  战争的胜负、沙皇的使命,哪比得上饥饿可怕。

  饥饿甚至让他们忘记死亡的恐惧。

  死是一瞬间的事,饥饿是长时间的折磨。

  回到伊斯凯尔城下,哪怕明军把他们一铳毙了都认。

  一千个孙悟空在胃里的连续不断地翻着筋斗云带来的绞痛中,伊斯凯尔城的城门,终于开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