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谁怂谁孙子_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动员,号召人们哪怕死再多人,也一定要夺回祖祖辈辈属于他们的土地。

  哈萨克的首领乌拉孜更是急得跳脚,他叔叔塔武凯勒汗派他率军来驰援西伯利亚,主要目的不是帮库楚汗打仗,是为了盯着明军,摸清楚明军的真实实力。

  这是西伯利亚凛冽的冬季,乌拉孜的部队都躲在库楚汗那猫冬,怎么就突然传来消息,大明把伊斯凯尔城打下来了呢?

  还叫他们去过年。

  你唬我呢?

  要不是卡拉恰认识哱拜,他会觉得这是叶尔马克的计策,想让他们冻死在拜年路上。

  现在卡拉恰认识哱拜,所以大伙儿一直认为明军已经被叶尔马克打败,想让他们冻死在拜年的路上。

  当场就把哱承恩擒下,派遣五名骑手押着哱承恩一路走到伊斯凯尔城下,结果发现这座城真的拿下了,最后就俩人回去告诉卡拉恰首领这消息。

  来的路上冻病仨,干脆留伊斯凯尔城养着,回去时候董一元还送了两件鹿皮袄子。

  如此一来,那些有良好保暖的汗国大贵族们才欢天喜地的回家,按照大明传统过了个年。

  火药有限,明军拿射击军的缴获火药做了百十挂鞭炮,拿他们的斧头融了铸二十几万枚大明压岁通宝——这是一种特定的钱,不算大明流通货币,就是城里的明军铸着玩解闷。

  赶在新年到来之际,伊斯凯尔城头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鞭炮声响彻夜空。

  董一元作为大家长,给朱钰、车臣汗、哱拜等将官,万岁军士兵、金国具装甲骑、蒙古轻军包了个压岁包。

  来拜年的库楚汗、卡拉恰首领、哈萨克的乌拉孜首领与他们的亲随也不例外,人人有份,都发了几百枚压岁通宝。

  新年过去之后,哥萨克俘虏清扫城墙上的炮皮,发现一封绑着羽箭射在城头上的信。

  没人知道这信是什么时候射到城上的,信的落款是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收信人是夺回城池的军队首领,准确的说,这是一封写给董一元的信。

  不过叶尔马克并不知道夺取这座城的人是明军,他在信里把库楚汗狠骂了一顿。

  这封信经过翻译后交到董一元手上,把董大将军看得脑袋发蒙。

  信上说:该死的大汗是西伯利亚母驴的屁股蛋、雪地里操山羊的,给哥萨克养猪都不配,还敢夺他们的城池,大海和草原为证,他们今夜就要把城池夺回来,只给一会儿投降的时间,不然就准备好作战吧,谁怂谁孙子!

  董一元想了想,估计这封信是除夕夜射到城上的。

  因为除了那天,每天明军在城上都有人执勤,倒不是说有人执勤就能避免人摸到城下,这谁都不能避免,大雪地什么都看不清,穿个白衣服在夜里是无法发现的。

  但只有那天射箭,这信才会不让人发现。

  但董一元看到信的时候已经万历十二年正月初五了呀,破五才扫地呢。

  他们完全没有感受到战争来临的气息呀,正月初一下午恢复执勤的时候城外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后来董一元想了想,可能……可能叶尔马克被当天夜里城上放鞭炮的声音给吓跑了。

  谁怂谁孙子。

  说得好。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