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七章 庶贵商政民意足(一)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就算攻下商丘赏赐也轮不到他们。

  楚王既然宣布退兵,即便暂时未退,那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可能再食言。

  墨家众人倒是趁机和楚军中人说了许多种植技术变革的事,给他们诉说了许多似乎触手可及的希望。

  这一次动员的县兵主要是陈和阳夏两县,也属于淮泗流域,新的耕种技术与宋地正好土地和季节相差都不多。

  商丘宋人既然知道楚人即将退兵,心中也欢喜于今后的美好生活。

  看上去,似乎要迎来十几年的和平了,看上去那些期待已久的生活也即将来临。

  而在这一切实现之前,首先要等到的就是沛县的粮食。

  商丘人这几个月,欠了沛县人许多的人情。

  作为交换,一个崭新的流言开始在商丘城内传播,从工匠会到那些种植为生的农夫,都在欢庆中听到了这个流言,并且深以为然。

  流言大体上是这样的。

  既然沛县人俘获了楚王,解救了商丘之围,那么看起来沛县的军事义务已经做得比许多贵族都要好。

  至少,这一次商丘围城战,很多贵族根本不出力,也根本没有动员自己的私兵参战。

  都说有功既赏,总要酬谢沛县的功劳。

  再者,这一次商丘粮食不足,沛县愿意以低廉的利息供给商丘一部分粮食,而沛县人能够支付这些粮食的基础,就是沛县的变革。

  既是这样,为什么沛县不每年支付之前缴纳的税额,然后承认宋公的合法性,同时盟誓:如果宋国遭受了不义之战的进攻,就会即刻出兵救援,绝无二话。

  这样的流言越传越广的时候,沛县询政院庶民院的选拔事项也已经开始。

  在守城之前,墨家已经清查了城内各家的粮食储备、份田数量,并且为了守城而将商丘城的民众编为什伍。

  虽不比传闻有七万户的临淄,但是商丘城三十里之内,包括城内,庶农工商和落魄贵族士的数量,依旧有将近四万户。

  这些人不只是住在城内,还有部分人是在城外附近居住,结成村社。

  刨除掉一些贵族封田之内的人,依旧还有三万多户,商丘城附近大多都是一些小贵族封地,大贵族封邑都不在商丘,而是在其余地方。

  商丘不是宋国最富庶的城市,陶邑才是,但商丘作为宋都,依旧算是天下雄城。

  这三万多户因为之前守城战中已经编组,所以就按照人数和什伍编制来推举进入庶民院的人选。

  春秋时代的氏族政治和军事民主依旧还有残余,国人还是有控制国都的势力,而宋国之前的每一次政变也都需要先得到民众的支持。

  不管是公子鲍的邀买人心,还是之前几十年的公子德联合六卿逼走自己兄弟,得到民众的不反对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大量沛县本地人对于沛县这三年变化的描诉,也触动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