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乱前夕(三)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从墨家那里找答案。”

  “墨家有本书,叫《解三十问》,据说是鞔之适未入墨家之时,他的两位隐士夫子考验他的聪慧而问的三十个问题。”

  “有一件事,说是某日那个唐汉先生问鞔之适,说世人都知金有六齐。今有一金,与众不同,锡铜而成,其齐比例不知。问鞔之适如何才能够找出锡铜的比例。”

  “鞔之适用排水、称重之法,得出了锡铜的比例。这是《解三十问》的第一问,想来许多人都看过。”

  这倒是不假,很多人何止是看过。里面的三十个故事,不知真假,却都是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人看完之后通过一串串的故事,领悟那种“知其所以然”的总结、归纳、寻找规律的说知之法。

  那方士笑道:“那一日我忽然想到这个故事,随后又想到一件事。”

  “炼制所用的种种原料,其实都可以分开。”

  “炭、丹砂、陶土、硫磺,不溶于水。”

  “硝石、盐、芒硝类,皆溶于水。”

  “而不溶于水的,又可以分为炭浮于水、硫磺等沉于水。”

  “既然火药的配方里有将近十种物质,我何不把这十种物质分开?溶于水的只有几种,便少了许多,可以更容易推出比例;浮于水面的又有两种,也容易推出比例……”

  说到这,胜绰这个叛墨已经开悟,忍不住拍手赞道:“妙!大妙!化繁为简,找出规律,正是《解三十问》中第十七问的道理。”

  那方士笑着点头,又道:“于是我从君上那里取了百斤火药,溶于水中,待其沉淀漂浮不再浑浊,先取溶液。”

  胜绰点点头,硝石确实是关键,如果硝石不是关键,墨家缘何要将养硝之法传于天下?

  因为泗上的硝石不够用,还要用全天下的人帮他们养硝,而他们则用硝石制成火药,再用超额的利润卖出去。

  硝石、盐、芒硝,这三种到底如何配比,实在是个关键。

  那方士沉声道:“取一定额的罐子,盛装下相同的硝石、盐、和芒硝,我称重之后,发现他们的重量并不一样。这正是《解三十问》中的第一问,六齐之法。”

  “多次称量,我发现硝石最轻、盐次之、芒硝最重。而比例便是七十八、八十一、一百。”

  “如此,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诸位也都学过九数,有方程求禾之问题,与之一样。”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胜绰听到这里,拍手大赞道:“妙极!妙极!这就是个三元方程,只需要测量出你从火药溶水中析出的那些硝石的重量,便可知道硝石、盐和芒硝的多寡!”

  到了这一步,在场的每个人都已经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