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整军(三)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去填写姓名、籍贯以及原本的职业,将一系列类似阳翟县户籍的信息登录完成后,又排着队去领粥饭吃了。

  对于这些人的体质,关羽很是满意。他们中最快的仅用了一刻钟多一点便跑完了全程。

  根据郭斌的要求,关羽将前一千个青壮单独编队,他们将作为越骑营的候选士兵,参与后续的训练。而剩下的人也不会闲着,他们中的老弱以及青壮年男子会成为越骑营的后勤部队,专门负责运送装备粮草以及构筑防御工事。

  至于剩下的妇孺,则是依照伏龙山庄的例子。孩子由醉仙楼柜上抽出人手来教他们认字识数,几百个女子则进入了“阳翟服饰”在京城新建的生产车间,开始投入生产之中。生产车间就建在城外,是个村庄改建的坞堡,距离安置流民的所在很近,离越骑营的驻地亦不远。

  因此,男子们大都住进了越骑营,或为军士,或为后勤兵,有学过算数或者在店铺做过活计的甚至给醉仙楼和“阳翟服饰”招了去做学徒。而女人们则带着孩子住进了“阳翟服饰”的坞堡之中。

  迁居之时还有人舍不得,待到给骑士们以刀鞘“胁迫”着进入军营或坞堡后,看到眼前“豪华”的排房,一个个眼睛都直了。女人们的待遇更是优于男子,“阳翟服饰”为她们提供的住处非但有木板隔成的小隔间,以保护各自的隐私,地下甚至有地龙取暖。这样的生活环境,即便是去年大旱之前,他们中的多数人亦未曾体验过啊!

  荀彧是从受命招募流民时才开始真正接触郭斌旗下的产业的。郭斌在京中的产业,不过醉仙楼与“阳翟服饰”两处,至于阳翟的香皂,目前是在醉仙楼中陈列发卖的。荀家作为颍川大族,家中产业除了田产之外,自然少不得要做点生意,因此荀彧对于做买卖也不算一无所知。

  可他从来没有见过识字率如此之高的店铺,即便是在醉仙楼中跑堂的小伙计,非但识字不少,竟亦懂得竖式算式,算起账来比噼里啪啦地老掌柜亦毫不逊色!原本以为招收流民这样的工作,找上醉仙楼的人帮忙亦只是帮着看看摊子而已,剩下的还是要靠他自己带来的几个识字的特种士兵。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醉仙楼出来的十几个小伙计,一个个能写会算,又都能说会道,招起人手来竟比他荀彧更为熟悉流畅,他自己竟成了看摊子的了。所以原本让荀彧头疼万分,绞尽脑汁想了许多主意的工作,在醉仙楼十几个小伙计的帮助下,仅用了不到一天便给办得妥妥当当。直到现在,他方知道即便极为困难的时候,郭斌亦坚持在阳翟县中大力推行义务教育的原因。

  当初荀彧初次随郭斌抵达阳翟时,曾思考过郭斌为何要一定要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当时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