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兵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议,为防被黄巾军抄了后路,最后还是赵云留守阳翟,并以徐庶辅佐。因为赵云本来便是阳翟县令,留守阳翟县就是本分,而徐庶管理阳翟县内大小事务近半年,从未出过大的纰漏,而且两人此番镇守阳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相互之间合作也极为默契,又都极得郭斌信重,因此二人留守是毫无争议的。

  因为此去支援皇甫嵩,与驰援阳翟时不同,一路上必然全是黄巾军,故机动性与突击能力便极为重要了。考虑到练兵的因素,郭斌此次决定将越骑营众人留在阳翟县,只带领一百特种士兵以及六百阳翟县的“本土骑兵”,凑齐七百人,前往支援。

  所谓“本土骑兵”,指的是自张世平与苏双二人为郭斌带来战马后,由赵云挑选身强体健,忠贞可靠,并在阳翟县中或是伏龙山庄有一定产业的军士,严加训练了几个月,算是小有所成。在阳翟县保卫战中,曾经在何曼抵达之初,在赵云的率领下冲击黄巾军,斩获颇丰,重挫了黄巾军的锐气,这才保全了阳翟。

  可以说,这一支部队,是郭斌在阳翟县的部曲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大规模军团作战经验的部队。

  与郭斌一同前往的,文臣包括戏志才、郭嘉、荀彧,武将则有关羽、张飞。至于陈到,则被郭斌留在了伏龙山庄,辅助管亥训练士卒。而何曼,原来毕竟是黄巾军将领,并且深得波才看重。为了照顾他的心情,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郭斌便令他跟着赵云,协力驻守阳翟。

  待一切安排妥当,前去探察敌情的斥候带着皇甫嵩手书回来了。信中所言,朱儁率领一路大军率先与黄巾军对战,因为轻敌冒进,被波才所败。兵退长社,士气稍挫。如今波才率领二十万大军围困长社,尚幸粮草充足,急切间并无兵败之虞。最后要郭斌择机出兵,前来长社会合大军,共讨黄巾。

  信中措辞颇为客气,并未仗着大军主帅的身份,强压郭斌一头。

  想也知道,郭斌虽然年纪不大,官职爵位却是不低,而且是出了名的得圣宠。虽然远在阳翟,却曾几次上书朝廷言事。每一次都切中时弊,引得朝中大乱一阵。而每次上书,总能得到天子认同,将许多老臣费尽心机都办不成的事儿,他轻描淡写地一封奏折就给办得漂漂亮亮。

  按说,这样的人总该有眼红的出来说郭斌是弄臣了,可无论是京中还是地方上,非但没有说郭斌坏话的,反而是一片颂扬之声。便是在江湖中,郭斌“急公好义小孟尝”的名号,那也是响亮得很。

  为什么呢?原因很多,而其中最关键的,则是郭斌的身份。他不仅是颍川名士司马德操的弟子,更师事卢植、蔡邕等大儒,算是整个士林的“自己人”。而最近,更是一封奏折直达天听,说服天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