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青年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西汉建都于长安,与这里仅隔着一条黄河。到了东汉,京师移至洛阳,还是仅隔了一条黄河。到了李唐之时,都城移居长安,而太原的重要性却更加突出,因为这里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一直作为大唐王朝陪都的。至于宋朝,不要说偏安的南宋,便是北宋也从未打到长城边上去过,而太原便以边防重镇的身份守抵御着北方契丹人和金人的入侵。

  到了元朝乃至明清,国家的都城迁到北京,太原则与京师只隔着一道太行山。也就是说,它一向处于与京畿相表里相依托、与首都共安危共存亡的地位。

  然而,太原地处我国古代中原旱地农耕经济区和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的交接地带,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划出了一条西南——东北的农牧分界线,而这条分界线,便正好从太原横穿而过。

  因此,太原成为中原与草原的交接之地,分界线南北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促进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互相交流融合的同时,也导致了古代中国旷日持久的民族冲突。而太原位扼南、北、东交通要冲,于是不可避免地成为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中心,成为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

  郭斌众人一路行来,更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不同民族的交融与混杂。这里非但有身穿长袍或者短褐的中原人和衣着皮裘的胡人,更有穿着汉服却有着宽大而突出颧骨和略深的眼窝的匈奴人。

  郭斌此次北上塞外,既然是公差,自然要到太守府中走一趟,否则便是狂傲自大,不将其放在眼中了。出了太守府,郭斌便在王允侄子的引领下,往并州刺史府行去。王允的侄子名叫王凌,是个十三岁的小胖子。

  这个小子打小便在太原城中长大,因此,对于太原城中的大路和小路门儿清得很。待众人行到一处通衢,正行走间,却听到路边酒楼之中一片喧哗之声响起,杯盘碎裂声与客人惊呼声随即传来,接着便见二楼的一处窗户砰地一声被一团巨大的黑影撞开。那黑影撞开窗户后,直落到地上,却原来是个人。只见此人穿着皮裘,面色凶横,显然是个匈奴人,此时却正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地爬不起来了。

  四周的人迅速前来,围成了一圈,手中指指点点,却并不上前救护。王凌对郭斌道:“摔得好!这些胡人,整天三五成群地在城中晃荡,做了多少欺男霸女的勾当,此时终于遭了报应了。”

  郭斌心中惊异,问道:“哦?匈奴人竟如此猖狂?不是听说这些南匈奴人已然归附大汉了吗?难道官府不管他们?”

  王凌道:“官府哪里管得过来?黄巾贼寇肆虐,郡中的衙役和官兵忙着剿匪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闲心管他们?别看这些人外表粗犷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