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章 杏林圣手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睡了。

  因客房给了黄忠父子,众人又不敢去董奉房中休息,因此郭斌三人便只能在客厅中铺了毛毡安置,众人一路行来住的都是帐篷,如今有了可避风雨的竹屋,条件已经极好了。董杏儿则回了自己的闺房,说是闺房,不过是一件不大的竹屋罢了。

  董杏儿天真烂漫,郭斌又缺乏常识,故董杏儿的闺房,早已被郭斌“拜访”过了。

  是日夜中,黄忠照例给黄叙喂了汤药,各人便分别安置了。

  一夜无话。

  次日一大早,郭斌便给董杏儿揪起来去四处巡赏。昨日里来得晚了,又担心记挂着董杏儿,这庐山中的仙居尚未来得及仔细查看,这大清早巡赏庐山盛景,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二人翻山越涧,每于绝顶处看云海,在山棱上观瀑布。一路行来,鸟雀齐鸣,猿声处处,树木丛生,百草丰美。在董杏儿带领下,二人一路爬山越岭,不知不觉间来到西北一座山峰处。

  眼见得山顶即在眼前,董杏儿却已经在前面消失了踪迹。郭斌脚下加劲儿,倏地直跃出有三四丈,双足尚未踏上山岩,便觉带着水汽的凉爽山风扑面而来,登时心胸为之一畅。待他立定身形,放眼一望,却见这山顶之上竟是一处湖泊。

  山势蜿蜒,泉水汇聚一处而形成湖泊,原本不是稀奇事,每个瀑布的底部不是也有因水流下切,长年累月而形成的湖吗?可是那都是规模极小的,像如今这么大的一片湖泊出现在山顶上,郭斌却真的没有见过。后世神秘的长白山天池他虽亦有耳闻,可毕竟没有去过,况且纸上所得,又怎及得上如今身临其境呢?

  郭斌正感慨间,董杏儿却拉着他迎着旭日升起的方向疾驰而去。行不多久,却见临湖的地方有一处亭子,待行得近了,却见这亭子是以几根粗壮的原木为支柱,上面以竹木为顶,覆以茅草,并用劈开的竹子压住,以防被山风吹走。

  亭子一侧苍松翠竹,极是清幽,亭中摆放着的竹制坐榻和桌案,四周也都用得润了,显是积年常用之物。亭子虽然制法简单,所用材料也不甚精细,内中不见甚么昂贵少见的物事,可无论是选址还是外貌样式,亦或者是几处小小的细节,处处都显得风雅至极。想来站在亭中瞧着与这湖泊连在一处的旭日或夕阳,吹着湖面上湿润的山风,三二好友摆上酒菜,临酒赋诗,定又是风雅,又是舒爽。

  郭斌站在亭子前,看亭子额上虽并未题字,两旁的柱子上却是悬着一副对联,正是“五老峰上观云海,仙人洞前弄杏花”。这几个字间架匀称,理法通达,却又潇洒恣肆,遒劲刚健,隐隐然不是此时通行的隶书,却竟是有几分行草的意蕴在其中。

  他指着这两侧的对联,问董杏儿道:“杏儿,这一副对联是何人所书?”

  董杏儿颇不在意地道:“是爹爹写的,这里面还藏了几套武功呢,你可晓得?”

  郭斌奇道:“哦?这却是什么典故?”

  董杏儿登时献宝也似地道:“爹爹观云海,自己创了一套掌法,这套掌法以空明虚无之意,招式殊无出奇的地方,掌力却偏偏绵绵泊泊,一波波汹涌而来,使人无可抵挡,便叫做海云掌法,厉害得紧!”

  郭斌听了,心中只有佩服的。董奉文采武功,冠绝当世,偏生又雅得一塌糊涂,这在庐山神仙般的日子当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而且单看其书法,竟跳出了隶书那种虽化繁为简,却总是严整庄重的特点,颇有了行书浓淡相间、疏密得体、刚柔兼济、严谨又潇洒的特点。

  若说于武学上有创新,郭斌尚不觉得什么,可是董奉竟能在书法上都有独到之处,可真是颠覆了郭斌对于武学高手的认知。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