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廷议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没有什么急智,便附和道:“微臣以为改元一事可行,然以公元纪年却不知是何用意?”

  刘宏看向何进,面露询问之色。

  何进不慌不忙,从怀中拿出一卷物事,双手举起,道:“臣此处有阳翟县户籍册一份,乃阳翟令郭潜阳附带信件使人送来,或可以解陛下之惑。”

  刘宏奇道:“哦?区区一份户籍册子,便能解朕之惑了?快快呈上来。”当下指示身后的张让,去接过来。

  张让亦是好奇,他虽不知道郭斌奏章中写的是什么,可适才何进的一番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的办法就是改元。可这改元,与阳翟县的户籍册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见刘宏示意,张让不敢怠慢,忙去接了。

  要说外臣不论是谁有东西要交给天子,都需要太监转呈,恐怕是为了预防诸如图穷匕见或者鱼腹藏剑之类乘机刺杀的事情发生吧。

  接过张让奉上的户籍册子,刘宏仔细打量:只见这户籍册子与县衙中常见的很不一样,只从材料来看,舍却了粗大笨重的竹简,而改用轻便的蔡侯纸,使得这名为《阳翟县西城区槐花乡大槐树村户籍册》的册子很是轻巧,而且显然更加容易携带。

  翻开封面,只见上面全是格子,想必是用木匠的墨斗弹成,格子里则添上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原户籍、现住址各项。他指着这出生年月,说道:“这是生于公元178年,后面标注了是光和元年,为何写的是年五岁呢?”

  按照此时的习惯,确是应该写虚岁,亦即六岁才是。

  何进答道:“据郭潜阳来信说,以元始元年为公元一年,至今凡百八十三载,故今年应为公元183年。光和元年,亦即178年。两者相减,所得称为周岁。”

  刘宏点点头,道:“唔,此种算法倒也新颖,于计算年龄确是方便了不少。”

  此时,光禄勋董重却出言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以年号纪年,乃世宗孝武皇帝初定,以祈民之和顺,国之丰泰,岂可轻废。况且贸然改变祖制,必会导致年制混乱,百姓无所适从,于此天下大旱,民心不稳之时,恐会引发骚乱。”

  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董重所言世宗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因此有学者认为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见刘宏难以察觉的微微点头,董重顿时信心大增,继续道:

  “郭斌本为山野一草民,蒙陛下拔擢,本当竭忠尽智以报陛下大恩。岂知其自上任便不务正业,不是修筑城墙,就是盖房子,一点儿一县父母的样子都欠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