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九章 东京大审判_狙击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大盟及几位兄弟的大赏,谢谢!)

  一一三二年,四月初九,东京城百业皆肆,万人空巷,万岁山人头攒动,景龙江两岸摩肩接踵。开封、河南、河北、京西各地商贾百姓,只要条件允许,无不狂涌入东京城,只为一睹一场空前绝后的世纪审判。

  东京大审判!

  审判的对象,就是金主吴乞买以下三十四名金国战犯。

  狄烈早在去年围困上京,拟定三十四战犯名单,并昭告天下之时,就决意仿效后世著名及同名的“东京大审判”,也来一场世纪审判。“战犯”这个罪名,可不仅仅是说说就算,必须要有足以匹配的“待遇”,审判,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天枢朝臣,基本赞成将金主吴乞买与国相完颜宗翰这两个首恶,磔之以谢天下,但是大规模的审判,却是另一回事。

  审判罪臣,历代不乏其例;枭首敌酋,历朝不缺先例。但是,当敌国举朝俱降,一网成擒后,鲜有再穷打落水狗,审判罪行之事。这样的先例,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

  故此,狄烈方提出此议时,就引起朝臣极大争议。狄烈的这个动议,可以说是触动了儒家的“仁恕”根本,许多大臣及东京士子都上书反对,其中最尤以宇文虚中所写的奏疏最具代表性。

  宇文虚中的奏疏里,着重引用了先朝(北宋)灭北汉、灭南唐、降吴越的例子。这些王朝,无论是被武力灭国,还是被迫降伏,其国之君,都得以妥善安置;其国之臣,都得以继续任用。同时,还列举了更有力的例子:金国掳掠二圣及宗室,虽倍加折辱。诏旨罪责,却也未当着天下人前,审判公示。

  奏疏最后说道“……以北虏之蛮夷无礼,尚尊此法度;况乎我泱泱大国,诗礼之邦邪?”

  奏疏按程序是先送抵朱皇后处,朱皇后的批复倒很有几分太行风味“得饶人处且饶人”。而天枢华王的批复,可就严厉得多了“金灭先朝。是谁侵略谁?谁才是真正的罪人?天枢灭金,乃是代天而诛,为汉室雪耻,岂有不将敌酋罪行昭告天下,论罪惩处之理?”

  犯而不较是恕道,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原之邦已经有了太多的恕道。真正缺乏的,是快意恩仇的直道!被金虏蹂躏了整整五年的中原大地,万里河山,以及数不尽的累累白骨、流离失所的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一场他们能够亲眼目睹的、酣畅淋漓的公正判决。

  仁者有所恕,恶者有所惩;不枉不纵。善恶有报,此方为人间正道。

  此事引发的争议,由朝廷漫至民间,市井瓦肆之间,也展开了激辩。根据开封府派出的采风目吏,收集京畿一带的民间风闻,有七成以上,赞成公审金国战犯。

  天枢势力内文臣武将也纷纷上书。绝大多数赞成公审,

  四月初,渊圣皇后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