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兵戎10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继在济州、齐州境内,又多盘桓了好几天,部署玩沿黄防要和剿平事宜之后,我终于带着剩下的小半军队,回到了通常意义上的后方地区。

  沿途到处是正在挥汗如雨在劳作的身影,看着他们辛勤不息的身影,感觉就连日头都不是那么灼人了。

  见惯了征程中的荒败与孤寂之后,回到后方根据地的感觉真不错,

  途径的徐州和兖州境内,原本大片荒芜的土地上,也开始长出了稀疏的青苗。

  却是已经被有组织的抢种上芋薯瓜豆之类,属于耐旱少水也不需要特别照料的作物。

  这样虽然错过了正常的农时,但是依靠境内相对发达的灌溉水系,到了秋末也亦然多少可以有所收成。

  无论是作为牲畜饲料,或是加工成人吃的口粮,对于现状多少有所补益。

  另一方面,作为战线前移之后的最大变化,就是道路沿线,那些村邑的废墟之上,正在建造当中的,土围子式民屯安置点。

  这些据点采取的是,源自南方名为排楼巢屋的建筑布局,原本主要是给那些工坊的匠夫工役们临时栖身的集体宿舍。

  外以土石为高墙,贴墙内构以数层联排的木楼,然后开口向内并列成一个四方或是圆形的围子,类似于后世南方永定土楼的布局。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南方的覆顶瓦檐,到了北地就变成了类似天台的木质覆土平顶和外沿垛口,

  而外墙三层以下不开窗,三层以上开的是外缩内扩,方便射击和向下投掷的小窗,这样的据点完成后,大概可以容纳数百到上千人,长期居住生活的需要,对外也有一定防御能力。

  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就地转变成现成的粮台所和信号战,驿站等功能。

  毕竟农业生产同样是一个漫长投入的周期,需要相对稳dìng的外部环境,才能保证最终的收获成果。在徐、兖一线组织屯垦,还是存zài一定风险的。

  而走在各条道路上的人流,也变得密集如织起来,虽然主要还是各色移民队伍,以及日常往来各处据点间的输送队为主,而没有多少正常往来的商旅行人。

  正巧碰到正在当地编算户口的蔡元长,主动前来拜见才知道,

  得益于这段时间,本军主动打出去的名声赫赫,连带着举家带口逃进徐、兖一带的流亡人口,也一下子猛增了不少。

  光是上月下旬,就新增登记在册了六千多口,其中大概编括到了五分之二的青壮,只要简单甄别之后,就可以马上投入当地的生产活动。

  因此,他们主要被安排在留城、卞塘等几个矿监和工场内劳作,作为某种过渡和适应期。

  而兖州境内兰陵县附近的煤矿,也已经开始组织开采较长一段了。这是数个环形的大型露天开采区随构成矿地,逐层向下的矿坑主要有人力进行采掘,然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